第 1 页 共 9 页 第1页 2012 年高考(新课标)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化学部分 一、选择题: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 B.能使润湿的淀粉 KI 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 Cl2 C.某溶液加入 CCl4,CCl4 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 I- D.某溶液加入 BaCl2 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 Ag+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 95% B.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C.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9.用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 A.分子总数为 NA 的 NO2 和 CO2 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2NA B.28g 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 2NA C.常温常压下,92g 的 NO2 和 N2O4 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 6NA D.常温常压下,22.4L 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2 NA 10.分子式为 C5H12O 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D】 A. 5 种 B.6 种 C.7 种 D.8 种 11.已知温度 T 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 KW,该温度下,将浓度为 a mol·L-1 的一元酸 HA 与 b mol·L-1 的一元碱 BOH 等体积混合,可判定该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C】 A. a=b B.混合溶液的 PH=7 C.混合溶液中,c(H+)=-1mol Lwk D.混合溶液中,c(H+)+ c(B+)= c(OH-)+ c(A-) 12.分析下表中各项的排布规律,按此规律排布第26 项应为【C】 1 2 3 4 5 6 7 8 9 10 C2H4 C2H6 C2H6O C2H4O2 C3H6 C3H8 C3H8O C3H6O2 C4H8 C4H10 A. C7H16 B. C7H14O2 C. C8H18 D. C8H18O 13.短周期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 W 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 X、Y、Z 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X 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工业上 第 2 页 共 9 页 第2页 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Y 的单质,而Z 不能形成双原子分子。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中正确的是【C】 A.上述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W<X<Y<Z B. W、X、Y、Z 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20 C.W 与Y 可形成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 D.有W 与X 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总低于由W 与Y 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 第Ⅱ卷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