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育个性化教案 学生姓名 年 级 三年级 科 目 数学 教师姓名 学 时 第十一讲 授课时间 2 0 1 3 /0 8 /1 8 授课题目 还原问题 教学目标 掌握解还原问题的方法:逆运算;培养学生的逆反思维 重点难点 学会从题目所给的结果出发,抓住逆运算关系,由后向前一步步逆推,做相反的运算,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 作业检查 教师反馈 知识掌握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教师签名: 能力培养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思想态度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本次课总体评价: 学生自评 本次课收获和自我感受(对应分值上打√)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学生签名: 家长意见 家长签名: 教学主管审核: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及过程 2 一.知识点回顾 有些问题,当顺着题目条件的叙述去寻找解法时,往往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如果改变思考顺序,从问题叙述的最后结果出发,一步一步倒着思考,一步一步往回算,原来加的用减,减的用加,原来乘的用除,除的用乘,那么问题便容易解决。这种解题方法叫做还原法或逆推法,用还原法解题的问题叫做还原问题。 1. 从最后得数出发,采用与原题相反的逆运算,向前一步一步倒推。 2. 原题加的用减,原题减的用加,原题是乘的用除,原题是除的用乘。 3 . 根据原题的叙述顺序,在下面列出数量关系式,再用逆运算的方法得出原数。 二. 例题精讲及反馈演练 例1 . 有一个数,把它加上37,再乘以18,减去323,得到的结果用23 去除,商是16,余数是11.这个数是多少? 分析:我们把一个数经过的四步计算过程用下面的示意图来表示,看看能先算出哪个数呢? 加上37 乘以18 减去323 除以23 ? ? ? ? 商16余11 反馈演练 1 : 1.一个数扩大 3 倍,再增加70,然后减少 50,得 80.这个数是多少? 3 2.小明问奶奶的年龄,奶奶笑着说:“我的年龄乘 3,再减去 8,再除以 5,然后再加上 4,恰好就是你年龄的3 倍。”小明今年13 岁,奶奶应该有多大? 例 2.婷婷在做一道减法计算题时,把被减数十位上的6 错写成 9,减数个位上的9 错写成 6,最后所得的差是 577,这道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多少? 反馈演练 2: 小红做一道加法题时,把加数个位上的9 看成 6,把十位上的3 看成 8,结果和是 115,。正确的得数应该是多少? 例3.四年级的四个班共有学生 168 人,到了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