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驻村工作心得自今年2月,**处精准脱贫工作组驻**村开展帮扶工作以来,在短短四个月时间里,为**村人转思想、美环境、谋产业、绘蓝图,扶志造血,实施“四个一”工程,推行“六项制度”,让**村人致富有了想法,生活有了奔头。面对正在稳步推进、跟续发展的驻村帮扶工作,作为**村“第一书记”,我由衷地高兴,就像看着自家正在长成、嗷嗷待哺的孩子,我愿做**村致富路上的一个“筑梦人”、“领路人”,造福**村人,为**村的未来竭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觉得,驻村帮扶、扎实开展精准脱贫工作,要做到“五讲四有”、“两推进一发展”。“五讲”,即讲责任、讲担当、讲团队、讲成效、讲发展。“四有”,即要有一颗扎根共发展的“自家人”的心,有一套帮到村民“心坎上”的方法,有一种切实切时、管用实效的理论,有一条打“持久战”的工作思路。“两推进一发展”,即靶向推进、整体推进,持续稳步发展。也就是说,在驻村工作中,要始终把理念作为王牌,方法作为抓手,团队聚力,协调推进,共谋发展。具体来讲,“五讲”:——讲责任。即始终牢记使命和重托,把责任扛在肩上、放在心上,把**村看成自己的一份“责任田”。——讲担当。使命立言,担当立行,扎根**村,真干实干,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讲团队。团队的力量是强大的,深谙此理,工作组以思想攻坚、扶智扶志为核心,迅速凝心聚力,与**村两委、致富能人等组成了一辆高效运转、目标一致的“自行车”团队,做到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力、落实同步。——讲成效。成效是检验工作的重要标准,工作干得好不好,就看有没有效果,见不见成效。工作组精准开展工作的一套理论和方法都是基于此。——讲发展。发展就是持续的生产力。光有成效,不讲发展,就不会长久。所以,工作组要为**村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第1页共3页工作队,留下能够自我发展的“当家人”,留下青山、绿水和乡愁。“四有”:——要有一颗扎根共发展的“自家人”的心,自己心里要有杆秤。工作干得好不好,百姓心里有杆秤,工作组自己也要有杆秤。工作组始终将**村当成自己的“责任田”,把**村人当成“自家人”,把自己当成村里的一员,以村民身份融入**村、规划**村、建设**村,以村为家,扎根共发展。——要有一套帮到村民“心坎上”的方法,以转观念为先、谋产业为基。方法对不对,要看是不是帮到了百姓的“心坎上”。立足**村现有资源,工作组采取解放思想、发展经济、救助帮扶的有效方法,建强基层党组织、谋划立村产业、改善人居环境,找准了适合**村发展且有前景的脱贫路子,制定了“一户一档一锦囊”精准脱贫工作法,明确了做好产业支撑,唱好党建和“美丽**”建设两台戏的总体目标。尤其是在转变落后思想观念上下大力、出新招,更是帮到了群众的心坎上,使村民思想实现了脱胎换骨的大转变。——要有一种切实切时、管用实效的理论。工作组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积极谋划,从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入手,制定了精准脱贫总方略,一个工作目标和四个工作理念,为**村描绘出了一幅和谐、美丽、富裕的蓝图,一个美丽的“**梦”。——要有一条打“持久战”的工作思路,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工作组转变了“铁打的贫困村、流水的帮扶队”的想法,坚持不脱贫不脱钩、不战胜贫困不罢休,全力打好“持久战”。在抓好扶贫工作的同时,积极谋划管用长久的解决办法和工作思路,为实现稳定脱贫、持续发展夯实基础。这些科学的理念和思路,推动着**村稳定整体脱贫和持续发展,也正是**村最宝贵的财富。“两推进一发展”:——靶向推进。工作组驻村后,以“领路人”的角色,全面审视村情民情,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突出靶向攻坚,有的放矢,确立了做好产业支撑,唱好党建和“美丽**”建设两台戏第2页共3页的总目标,以发展支柱产业、拓宽增收渠道为重心,授之以渔,消除**村的贫穷落后,由输血向造血转变。最终确立发展了1000亩“核桃林果种植+林下红薯种植+红薯粉条深加工”三位一体的脱贫支柱产业,为实现“一年脱贫打基础、两年全面脱贫”的总要求,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整体推进。工作组同时在解放思想、支部建设、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