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改变后进生自卑的心里协助后进生克服自卑心理,重在正面鼓励,贵在持之以恒。切忌对后进生冷落,嘲讽,不负责任的放弃和格外严厉的惩罚。这样不但不利于后进生克服自卑心理, 还会压抑他们原有的积极性, 妨碍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教师要能够引导他们准确地评价自己,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的优缺点, 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我评判水平,以利于他们实行持续的自我完善。自卑心理是指对自己的品质和水平作出偏低评价,或者对自己的智力和水平产生怀疑的一种心理感受。这种自卑心理在后进生中表现尤为明显。后进生的自卑心理不但使他们背上了精神包袱,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也不利于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所以,克服自卑心理对后进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善于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而协助后进生克服自卑心理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要做好这项工作, 首先要充分掌握后进生的具体情况。后进生差在何处?差到何种水准?是属于哪方面的原因?对这些问题必须做到心中有数,了如指掌,然后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去热忱协助耐心引导。下面谈我的几点做法。一. 目标校正法。恰当的,合乎实际的奋斗目标能给人以巨大动力,但如果奋斗目标太高,经过一番努力仍不能实现,则会使人产生挫折感,进而产生自卑感。有些后进生不甘心落后,有强烈的进取愿望,但是在确定奋斗目标时,往往好高骛远,不切合实际,总想在很短时间内,就使自己的成绩赶上去。 结果受到了挫折而又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教师应抓住他们要求进步的心理, 协助他们调整不准确, 脱离实际的奋斗目标。要教育学生不能心急,“一口不能吃成大胖子”,要从点滴的进步做起。还要协助后进生制定一套分阶段,分层次的目标计划,在实施中增强监督, 即时调整, 使他们的自卑心理在持续实现奋斗目标的进步中,由强到弱,逐渐缓解。直到最后消除。二. 活动参与法。一是课堂活动的参与。后进生因为存有自卑心理,往往不能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 为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后进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作用。课前应专门设计几个能为后进生直接回答或者动动脑筋就能回答出来的问题。在课堂讨论中,多听听后进生的见解,当他们能够回答出来或见解有一定的准确性时,老师应投去赞许的目光, 热情地给予肯定和表扬, 让他们体验胜利的喜悦。 如果回答不出来或者见解不准确时,仍要给予热情鼓励。长此以往,定能重新鼓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二是课外集体活动的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