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德育小故事时间过的飞快,转眼间我已教书十四年了。在这十四年中,确实经历了不少的事, 人到中年的我早已过了青涩,懵懂期,多年的教书生涯把我历练成了一名成熟,稳重的教师。 感受最深的是: 永远不要把家长推到教育之外, 很多时候老师家长联手教育, 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好的方式,让我们的孩子少走弯路。这个故事发生在 2006年秋。那一年, 我接初二 119班,但任班主任兼英语老师。班里有一个叫周程的孩子,年龄不大,只有十三岁,可性格怪异,思想常走极端。课堂上似听非听,作业也是爱做不做,为此我没少找他谈话, 每次谈话过后几乎都是同一个结果:承认错误积极无比, 改正错误确是望穿秋水! 怎么办?每想到他我就头疼,难到他真的是一根不可雕的朽木?向原任的班主任李老师一了解,哇他的“光荣”事迹真的是令我大开眼界。 从幼儿园开始到现在一直是劣迹不断!算了,任他自生自灭吧!于是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我都没管他,把他当作不存在。可是,没了我的管束,这孩子更加放肆了,什么话都敢说, 什么祸都敢闯。 闹得我们班上那叫一个鸡犬不宁呀!劝退,叫家长来领回去吧! 我可不能因为一根朽木而影响一片森林。家长很配合,接到电话马上就来到了学校。来的是他爷爷,出于礼貌,我跟老人家交谈了一下, 向他介绍了周程同学连着三个星期里的种种不是。听得老人对我连说抱歉, 然后向我细说了周程的成长历程。从他的叙说里我才知道, 周程,三岁时父亲就出车祸离开他了,妈妈带他到五岁也改嫁他人, 也是从那年开始, 他进入了幼儿园学习, 他的“光荣”事迹也是从那年起开始书写。可以想像一个孩子在他正需要爸爸妈妈关爱的年龄里却承受着父母都离他而去的打击;一颗渴望得到父母关爱的心却只能自己孤独地坚强自立;一个还需要父母娇惯,帮助的心灵却只能自己在不断碰壁,失败中吸取教训。。。。。。这样的孩子他能不偏激, 能不走极端吗?不行, 我不能放弃他, 这是一个多么可怜的孩子呀! 劝退的话我再也说不出口,送走他爷爷后, 我开始反思自己对他的教育方式。 从他爷爷的嘴里,我也找到了治他的良药。我开始发起了对周程同学爱的轰炸。由于没有父母的关爱, 周程同学的衣服几乎都不太合身,不是太小就是太大, 在一个打霜的早晨, 我看到他缩手缩脚的坐在教室里,一件短上衣刚没过肚脐眼, 嘴皮冷得都发紫了, 吃饭了都不肯出教室。看到这里, 我马上回房间, 拿上刚买来准备送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