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滨水空间设计——以张家港市谷渎港沿线绿道为例城伴水而生,水因城而兴。宋朝谷渎港宋时名杨家港。解放前运输河—“黄金水道”谷渎港作为杨舍地区与沪锡虞城市相连的通道,轮船直通无锡和苏州。从上海运来“回力牌”、“元宝牌”雨鞋,丹青的士林布等物品,两岸乡间农妇日夜纺织的棉纱和土布则用航船远销苏北、无锡一带。谷渎港自然为杨舍地区带来了兴旺和繁荣,因此被称作为“黄金水道”。市井河—“生活长卷”谷渎港沿线有许多石级码头,妇女们在此淘米、浣洗衣衫。夏天,大家赤着脚,边浣洗衣衫、淘米,边传播着发生在乡里的新闻轶事。小朋友们站在金山条石板上和小伙伴用瓦片玩起削水盘的游戏。谷渎港是一幅层次鲜活市井生活的长卷。明朝护城河杨舍地处长江喇叭口南岸,为海防前沿,素有“五邑咽喉”之称,是保障江南安危的战略要地。嘉靖三十七(1558),嘉靖皇帝批准在五个重镇分别建造堡城,以抵抗倭寇的侵扰,而杨舍镇是其中最大的工程。新建的杨舍堡城,设有四座城门,城外开凿护城河,谷渎港是其中的一段。2012年景观河作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的张家港市,高度重视水生态效益发挥,水景观形态塑造。2012年以来,大力推进谷渎港河道疏浚、驳岸整治等综合整治的项目。未来文化廊道、游憩廊道、生态廊道、精神廊道谷渎港承载着生态、经济、民生于一体的城市综合型绿道,是加快城市转型升级和建设国际化城市的结合点,是展现城市文化、提振城市精神、重塑城市幸福感的重要机会,谷渎港是张家港的文化廊道、游憩廊道、生态廊道、精神廊道。21.历史沿革19541972年清淤拓宽1969198619781996年景观整治20002012年综合整治绿道建设201319931966年拓浚31.历史沿革42.现状——周边用地梁丰路——杨舍东街用地:两侧为小商铺,东面为杨舍老街、焦家老宅等历史街巷。贯通:道路通畅,已有自行车道在建。设施:南端有厕所和亲水平台,区域内有2处自行车租赁点。沙洲中路——南环路用地:商业区,周边有国际购物中心。贯通:两侧都有自行车道。设施:有临河商业、小广场、厕所。南苑路——北庄路用地:主要为住宅区,周边小区有樟河苑、中昊檀宫。贯通:东岸的信号塔和樟河苑紧邻驳岸,对沿河绿道的建设造成了一定障碍。设施:桥头已建两个公园,西岸河西南路的意大利白杨值得保留。暨阳中路——梁丰路用地:商业区,沿街为小商铺。贯通:道路通畅,已有自行车道在建。设施:沿河有一处小广场,有铜人雕塑及木质廊架。杨舍东街——沙洲中路用地:商业区,西侧为沙洲路步行街。贯通:道路通畅,东岸有自行车道。设施:有喷泉、亲水平台、展览馆、卫生间及梦翼(景观装置)。区域内有1处自行车租赁点。南环路——南苑路用地:主要为住宅区,西侧有港城汽车站。贯通:江南水庄和中昊商务紧邻驳岸,对日后绿道建设造成影响。设施:南环路桥头有一处公园,配有厕所。区域内有2处自行车租赁点。北庄路——南二环路用地:主要为住宅区,周边小区有玲珑湾和新农花苑。贯通:西岸为荒地,东岸小区离河岸较远,可以贯通。设施:无配套设施。城北路——暨阳中路用地:周边有华芳金陵酒店、沙洲宾馆等商业办公设施。贯通:东岸的物资新村,驳岸不通。设施:有4处自行车租赁点,暨阳中路上有自行车道。城北路—杨舍东街沿街商铺和商住混合的区域,设施比较完善。杨舍东街—南环路现状已改造完成,步行街、商业为主的区域,设施完善。活动空间,休憩空间品质较好。南环路以南尚有较多未开发用地,沿线已建用地以住宅为主,均预留了滨河空间。5慕嘏桥下城市二级河道。河面较窄,水质较差,有漂浮物。小城河改造工程城市二级河道河面较宽,水质较好。南环路南侧城市二级河道河面较宽,水质一般。谷渎港新市河交汇处市级河道。河面较宽,水质一般。北庄路附近市级河道。河面较宽,水质一般,有漂浮物。周边有排污口。南二环路以南市级河道。河面较窄,水质一般,有漂浮物。水质青龙桥与南环路桥之间的水质较佳;慕嘏桥—青龙桥水质较差;其余河段水质一般。闸口现状东横河-一干河东横河-二干河、新沙河-沿江高速交汇处有闸口。中期将在城北路-东横河、谷渎港-新市河交汇处建闸口。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