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北京市探究职业教育分级制度改革实践本报记者 邱晨辉 《 中国青年报 》( 2024 年 01 月 09 日 11 版)德国不来梅大学教授费利克斯·劳耐尔博士在 2024 年 5 月广州举办的一次职教论坛上说,“世界已走在知识经济的道路上,许多国家提倡全民高等教育,其实是不符合现实的。发达国家的专业人才结构中,最稳定的人才(64%)还是应用型技能人才(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中国实行的是全世界最严格的考试选拔,好的上高校,差的接受职业教育。这样的方式会使教育走入死胡同。” 但劳耐尔博士有所不知,建立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战略,目的就是改善教育结构大力培育技能人才,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进展和人的职业生涯进展的能力。在北京,围绕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项叫做职业教育分级制度改革的实践在扎实推动。 做企业进展需要的事 2011 年 9 月 28 日,一个特别的开班典礼在北京政法职业学院进行,参加典礼的 70 名学员全部是华信中安保安服务有限公司的中层以上技术与管理干部,殷卫宏董事长亲自担任班长。这是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同国内知名安保企业联手合作的“职业教育分级制度改革试验班”,而企业深度参加教育改革,正是职业教育分级制度改革的最大特色。 为什么像奔驰汽车、用友集团、全聚德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或响当当的“老字号”会积极参加职业教育分级制改革?还是用友新道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马德富给记者一语道破了天机,这一切源于“分级制在做企业想做的事,在做企业进展需要的事”。 马德富向记者透露,某公司曾经招聘了 1000 名员工,进行了 3 个月的专门培训,花费近 1000 万元,最后只有一半人符合企业需要,留下来成为正式职员。类似的事不只发生这家企业,其实很多企业都在为招不到合适的人,且招聘成本高、风险大而伤脑筋。 能找到对策破解这一难题吗?面对记者这样的问题,马总感觉他从职业教育分级制度看到了希望和未来。分级制是为了适应社会分工、职业分类和层次标准的多样化所设计的体系,职业教育分级标准是在大量调研和职业教育目标分类基础上,综合分析国家、行业和企业标准及要求,充分考虑到人的进展需求建立起来的,做到了与企业用人标准和岗位要求很好衔接。 马总还指出,用友公司与北京联合大学市场营销专业合作,从分级标准的制订、“课相”开发到教学实施的全过程,用友一直紧跟,保证了学习内容和教学培训的方式都与企业非常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