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的主要内容、根本任务和主要目标? 2 生物产品与普通化工产品分离过程有何不同? 3 设计生物产品的分离工艺应考虑哪些因素? 4 初步纯化与高度纯化分离效果有何不同? 5 分离纯化的得率与纯化倍数如何计算? 6 现化生物分离技术研究方向有哪些特点? (二) 1 .为什么要进行发酵液预处理?处理的目标及内容分别是什么? ①.发酵液多为黏度大的悬浮液; ②.目标产物在发酵液中的浓度常较低; ③.成分复杂,固体粒子可压缩性大,悬浮物颗粒小,相对密度与液相相差不大。 因此,不易通过过滤或离心进行细胞分离。对发酵液进行适当的预处理,以便于固液分离,使后续的分离纯化工序顺利进行。 发酵液的预处理过程包括:①发酵液杂质的去除,包括除去杂蛋白、无机盐离子以及色素、热原、毒性物质等有机物质;②改善发酵液的处理性能,主要通过降低发酵液的黏调节适宜的 PH 值和温度、絮凝和凝聚。 2 .发酵液金属离子的去除方法分别有哪些? (1)钙离子的去除 加入草酸,生成草酸钙,沉淀去除。 草酸与镁离子结合生成草酸镁,去除 Mg2+ 草酸酸化发酵液,改变其胶体状态,有助于目标产物转入液相。 在用量大时,可用其可溶性盐。 反应生成的草酸钙还能促使蛋白质凝固,提高滤液质量。 (2)镁离子的去除 可加入三聚磷酸钠,形成络合物。 还可用磷酸盐处理,大大降低钙和镁离子。 (3)铁离子的去除 一般用黄血盐去除,形成普鲁士蓝沉淀。 3 .杂蛋白去除的方法和机理分别是什么? 去除方法主要有:盐析法、等电点沉淀法、加热法、有机溶剂沉淀法、吸附法等 盐析: 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中性盐(如硫酸铵、硫酸钠、氯化钠等)使蛋白质溶解度降低并沉淀析出的现象称为盐析(salting ou t)。这是由于这些盐类离子与水的亲和性大,又是强电解质,可与蛋白质争夺水分子,破坏蛋白质颗粒表面的水膜。另外,大量中和蛋白质颗粒上的电荷,使蛋白质成为既不含水膜又不带电荷的颗粒而聚集沉淀。 等电点沉淀法: 处于等电点时,蛋白质分子之间的静电排斥力最小,使它失去了作为胶体体系稳定的基本因素,迅速结合成聚集体,极易沉淀析出。 有机溶剂法: 有机溶剂和水的亲和力大,能夺取蛋白质表面的水分子,即破坏蛋白质胶体的水化膜,同时也可降低溶液的介电常数,导致蛋白质分子间的静电引力增大,产生凝聚和沉淀。 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