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新高考-“公民文明素养”主题作文写作指导【话题引入】一个国家要、一个民族,要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不仅要靠经济发展,生活改善,而且要靠民主法治,精神文明,国民素质和道德力量。因此良好的国民素质是彰显大国形象的重要标志之一。所谓素养、素质,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软国力”,即文化、价值观、制度、生活方式等。通俗地讲,大国形象亦可以看作是一个国家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双重表现。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比较发达的国家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国,才能展现其良好的大国形象。而精神文明便与国民素养有着紧密的联系,即国民素质是决定一个国家是否能称得上大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经过 40 年的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文明建设成就显著。但是我国国民的精神素质与经济的发展并不相适应。从当前我国社会现实来看,由于社会处于转型阶段,原有的相对稳定的国民精神素质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而新体系的构建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因此,各种不良思想趁虚而入,造成从社会到个人的精神素质出现种种问题。而我国社会确实存在许多具有代表性的精神素质倒退和下滑现象。从大处来讲,出现了信任危机、价值错位、道德滑坡、腐败蔓延等现象。从小处来讲,各种违规、违纪、违法行为有所增加。与此同时,我国国民精神素质还存在思想意识滞后、道德观念落后、心理素质不完善、思维方式有待改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差等问题。此类主题典型的事件,我们比较熟悉的有“中国式过马路”埃及古神庙浮雕现“到此一游”“卢浮宫撒尿”“华尔街骑牛照”等等,这些国民的种种行为已经损害了我国的形象,我们正在慢慢地丢失我们的传统文明。2012 年伦敦奥运会期间,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爬了 528 个台阶,到达圣保罗大教堂金色回廊,看到了“国安是冠军”的涂鸦,可以说对于精神文明也就是国民素质我们还是“小国”。以往我们考查这一类的主题,往往是从反面给出材料,考生写作多从反思角度来着笔。而本次材料是从正面给出材料,并且置于“新冠疫情的发源地武汉”,本身设题者这样安排就别有匠心。如果考生能从这些字眼中发现玄机,那就会帮助我们审题立意。因此,此次考试的材料作文,表面看材料很新,其实仍然是新瓶装旧酒,考查的核心没有多大变化,就看考生是否有火眼金睛。当材料有审题障碍的时候,自然就会出现所谓的最佳立意及第一立意。如果审题不跑不偏,完成此篇文章会比较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