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压伤的现场急救近期,新闻中有关新西兰发生地震的消息令人揪心。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市于2 月 22 日北京时间 7:51( 当地时间 12: 51) 发生里氏级地震,由于震源浅、震中靠近市中心和地震来袭时正值工作日午餐时间,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国汶川地震时,在废墟下压埋70 多个小时的伤员陈坚,虽然在救援人员的极力营救下,并与救援人员密切配合,被成功救出,但不幸的是,他在被救出后30min 还是没能幸存,一个重要的原因很可能是因挤压伤致挤压综合征。认识挤压伤挤压伤是由挤压造成的直接损伤,是指人体肌肉丰富的部位如四肢、躯干遭受重物长时间的挤压而造成的以肌肉伤为主的软组织损伤。挤压综合征是由于压力或打击等原因造成的肌肉细胞损伤坏死的系统性表现。对挤压伤最普遍的描述是:由于自然灾害( 例如地震 ) 、工矿生产事故、战争或任何其他情况造成的房屋等设施倒塌及残体坠落导致患者的损伤。遭受挤压后, 通常受压的肌肉组织会大量变性、坏死、组织间隙渗出、水肿,表现为局部肿胀、感觉麻木、运动障碍。挤压伤可以引起以肌红蛋白尿、肌红蛋白血症、高血钾症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特征的挤压综合征。挤压综合征救治不及时,不适当,可导致突然死亡。在国外的一次一栋8 层楼房突然垮塌事故中, 80%的被困者即刻死于直接创伤,10%因轻度损伤幸存,剩余的10%为重伤,其中每10 人就有 7 人发展为挤压综合征。如果将这些百分数推及到大灾大难中数以千计建筑物垮塌,那么发生挤压相关性伤亡的人数将令人震惊。比如,在唐山大地震中,2%5%的受伤人员发生了挤压综合征 ; 日本神户大地震后的住院病人中有%可见到挤压综合征, 而这些有挤压综合征的病人中,有半数发生了急性肾衰竭。挤压伤发生因素1. 地震、塌方、车祸、爆炸等事故灾难造成的埋压、挤压、爆炸冲击均可造成挤压伤;2. 手、足被砖石、门窗、机器等暴力挤压受伤 ;3. 人群自身拥挤、踩踏造成伤害;4. 长时间固定体位,如无意识的伤员长时间躺卧在硬地上。挤压综合征发生机理挤压伤的关键是肌肉组织大量坏死。持续挤压造成肌肉组织缺血、缺氧,肌肉损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一旦外界压力解除后,局部血液循环重建,组织间隙出血、渗出,整个肌肉群肿胀,却没有可扩展的空间。升高的压力反过来又会加重肌肉组织坏死。大量组织液渗出使有效血容量减少,加上创伤引起的中枢神经及内分泌系统紊乱,就可引起肾缺血。肌肉坏死,大量肌红蛋白、钾、磷、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