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国辉同志先进事迹材料—董国辉同志先进事迹董国辉,男,1967年5月生,1986年10月从XX市武警支队转业后进入气象部门工作,先后从事过地面气象观测、地面报表预审等工作,2007年初,开始从事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同年被任命为XX县区人工影响天气指挥部办公室主任。董国辉上任后,一直把人影工作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全力做好防雹增雨等人影工作。当时,全县14个防雹作业点中没一个标准化作业点,且防雹作业人员十分不稳定,基础设施十分破旧。面对此现状,董国辉亲自与各乡镇领导沟通,向他们讲解防雹工作重要性,与各乡镇领导协商提高防雹作业人员的待遇,同时与县人险公司协调,为全县每位炮手上了人身保险,在他的亲自努力下,各防雹炮手纷纷打消了顾虑,回到原来工作岗位。董国辉深知,一个事业要想发展得好,发展得久,必须要科学化、规范化。因此,他从强化基础设施、完善软件入手,对防雹工作逐步进行规范化建设和管理。相继制定了《XX县区防雹作业岗位责任制》、《XX县区防雹作业弹药管理制度》、《XX县区防雹作业登记建档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形成了《XX县区人工影响天气制度汇编》。使防雹作业有章可徇。在装备的维护保养方面采取“四个一”的措施,即每月定期维护保养一次,每季度全面检修一次,每半年巡查评比一次,每年检定一次,同时健全相应的保养、检修、巡查、评比档案。并结合防雹工作实际,制定了《XX县区人工影响天气考核办法》、《XX县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奖惩办法》,制度的颁布和实施,增强了作业人员的责任意识,调动了广大作业人员工作的积极性,鼓舞了作业人员的士气。同时对各炮点设立固定警示标志,绘制了射界图,增加防雹作业的安全系数。在董国辉的严格管理下,使全县14个炮点逐步走向了正规化和制度化,连续三年全县高炮防护区内未发生一场雹灾,受到了县领导和老百姓的高度赞扬。显著的作业效益和规范的管理赢得了县委、县政府对人影工作的充分肯定,县财政对人影工作的支持力度也逐年增大。从2008年开始县财政连续拨付专款用于防第1页共11页雹作业基础设施改造。20XX年8月13日,全县出现大范围强对流天气,接到盟气象局发布的的强对流天气预警信息后,董国辉同志亲自与各炮点班长进行电话联系,命令立即做好作业准备,并与盟人影办随时保持联系,当对流云系进入我县上空后,董国辉同志下达了作业命令。当得各永安镇四家子炮点炮弹已用完,急需炮弹支援时,董国辉同志顶着暴雨雷电大风天气,亲自驱车四十余公里,将炮弹送到炮点,由于各炮点作业及时、用弹量大,化冰雹为甘霖,将灾害控制在最小限度内,最大程度的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全农业稳产、农民增收发挥了特有的作用。XX县区历来素有“十年九旱”之说,每年春季的降雨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不言而遇。每年的春季也是董国辉最忙的时候,检修增雨设备、协调增雨炮弹、培训作业人员,从早到晚,单位总是出现他的身影。只要有降雨天气过程要出现时,他总是亲自带领作业人员通宵达旦坚守工作岗位,做好随时向天要雨的准备。遇有有利的天气形势时,立即全副武装,追云逐雨,捕捉稍纵即逝的增雨战机。无论是傍晚、深夜还是凌晨,一有时机就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平均每年出动增雨火箭车20余台次。真正发挥人工增雨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的作用。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董国辉还积极投身业务研究工作,在国内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特别是在《XX省气象》上公开发表的《XX县区夏季冰雹云雷达定量判别指标》、《XX县区人工增雨试验优化技术研究》等论文对指导全县人影工作有重要参考价值。从事人工影响天气工作5年来,由于出色的工作成绩,他连续三年被XX省自治区气象局评为“全区人影工作先进个人”。面对荣誉,他说:“成绩属于过去,光荣归于气象。我只是突泉人工影响天气事业的一分子。”第二篇:张辉同志先进事迹张辉同志先进事迹材料张辉,男,1966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1986年入伍,历任战士、司务长、排长、副连长,2000年10月转业到地方工作,现任XX县区公安局交巡警大队一中队警长。他先后多次被该局第2页共11页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和人民满意警察。张辉同志11年如一日,长期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