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 课题:“美丽”的松花江 设计者:同江二中 张怀宇 2012、10、1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会用酸碱指示剂或者 PH 试纸来检测溶液的酸碱性或者酸碱度,会用几种简易的方法来净化水。 2、过程与方法:以学生合作、讨论、实验为主,共同探究东湖水质污染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相应的治理方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验到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的广泛联系,了解学习化学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生活服务。同时鼓励学生人人争当保护家乡环境的小使者。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的松花江水曾经它是多么的清澈美丽,可它那曾经的美丽现在却已离我们而去。它可以引发你 怎 样 的思 考 呢 ? 学生:围 绕 松花江水讨论,发生争议 ,发表 看 法: 看 法一:“美”-----小桥 、杨 柳 垂 荫 看 法二:“丑 ”-----水太 脏 ,有 点 臭 ( 水质污染严 重 ) 看 法三 :她 本 来很 美,可惜 现在被 污染了。 看 法三 :我们有 责 任 治理家乡的水。 一、提出问题: 水质污染严 重 ,有 待 治理。 二、活动与探究: ( 一) 提出实验方案: 教师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击 中要 害 ,我们的确 要 治理,但 要 治理首 先 要 知道 水质情况 ,分析污染原因。 学生:分组 讨论提出水质分析的实验方案。 教师 :归 纳 学生提出的实验方案( 较 典 型 的板 书 列 举 ) 。 1、用石 蕊 、酚 酞 试剂测定 其 水溶液的酸碱性; 2、用 PH 试纸测定 其 水溶液的酸碱度; 3、用过滤的方法分析其不溶性杂质; 4、用加明矾的方法来除去水中的杂质; 5、用加活性炭的方法来吸附水中的杂质; 6、用煮沸的方法来分析水中的可溶性杂质; 7、用蒸发的方法来分析水中的杂质; 8、自制简易净水器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 9、加入化学药品分析水中的可溶性杂质;(如:HCl NaOH CuSO4) (二)学生实验操作: 1、取水样、准备实验器材。 2、教师在学生实验时及时进行指导。 3、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撰写实验报告。 (三)各小组分别汇报实验情况,展示实验成果,教师适当点评。 报告一: 实验名称:测定江水溶液的酸碱度 实验目的:了解江水溶液的酸碱度,为治理江水质污染提供依据。 实验用品:烧杯、表面皿、玻璃棒、PH 试纸、标准比色卡。 实验步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