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国有大中型集团集团发展战略与集团母子公司管控存在的十大核心问题 (入选推荐日志,加 10币) 国有大中型集团集团发展战略与集团母子公司管控存在的十大核心问题 华彩咨询 郑文斌博士 白万纲博士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大中型国有企业仍然不失为中国经济的主体构成,如何做大并且做强做优国有集团企业,不仅仅是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完全转型成功的关键一环,而且事关中国经济未来走向与中国整体国家竞争能力,因此,关于大中型国企如何通过改制上市等方式引入现代企业管理机制,以快速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已经成为多年的热门话题。 一、 国有集团经营不善的六大原因分析 国有集团经营不善或竞争不力,是否可完全简单地归罪于100%国有产权结构之上呢?是否国有集团一改制,马上就能真正解决国有企业竞争能力的问题呢?回答是否定的。我们认为,国有企业的经营绩效由以下六大因素共同决定: 1、 企业的产权结构以及与之相匹配的法人治理结构是否有效与完备; 2、 企业是否拥有一批较好的人力资源和一个高素质的能力匹配的管理团队; 3、 企业是否由事业化、机关化演变成了企业化经济组织,即该企业内部管理总体上市场化程度如何,是否完全引入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4、 企业内部能力的历史积累; 5、 企业多年的文化积淀在多大程度上可转化为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文化特性; 6、 国家政策是否仍然支持其资源独占或市场垄断。 显然,国有企业的股份化改制主要有助于解决产权结构问题,和对企业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有推进作用,但国有企业是否一股就灵,一改就灵呢?众多的案例已经对股份制改造的迷信给予了事实上的否定。事实的真相是,百分之百国有的企业有可能治理结构存在较大缺陷,百分之百民营的企业同样也有可能存在同样大的治理问题;治理不善并非国有企业独家拥有的产权痼疾。 而中国许多经营得相当不错的国有集团,另一方面又以铁的事实证明了国有产权并非企业经营不善的借口与遁词,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有集团来说,最终是由以上所说六大要素而非产权一大要素共同决定了企业经营的好坏。国有体制的不完善并不能替代性地掩饰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无能,国有体制的股份化,也不能替代性地解决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市场化和总体能力提升的问题。 因此,我们坚决认为,国有集团的管理者一方面必须设法寻找并推动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和有效机制,另一方面,更应从内部如何真正引入市场化的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