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内容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是《土力学》、《基础工程》后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各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的重要步骤;是学生巩固并灵活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的一种比较好的手段;也是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提高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必经之路。 本课程设计主要包括柱下独立基础设计、柱下条形基础设计两部分内容。由于时间限制,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只需进行其中一项。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及要求 1、任务 柱下独立基础课程设计的任务包括:①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②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③对基础进行结构内力分析、强度计算;④确定基础高度;⑤确定配筋计算并满足构造设计要求;⑥编写设计计算书;⑦绘制基础平面图及施工图并给出必要的技术说 明 。 2、要求 柱下独立基础设计的要求:掌 握 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原 则 、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方 法 、内力计算方 法 、配筋计算方 法 及绘制基础平面图、施工图的技巧 。 第 一部分:柱下独立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 地 基基础设计是土木 工程结构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 根 据 上 部结构条件( 建 筑 物 的用途 和安 全 等 级 、建 筑 布 置以及上 部结构类 型 等 )和工程地 质 条件( 建筑 场 地 、地 基岩 土和气 候 条件 等 ) ,结合考 虑 其他 方 面的要求( 工期 、施工条件 、造价和节约资源等),合理选择地基基础方案,因地制宜,精心设计,以确保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一、独立基础的设计内容与步骤 1、初步设计基础的结构型式、材料与平面布置。 2、确定基础的埋置深度。 3、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并经深度和宽度修正,确定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4、根据上部结构作用在基础顶面的荷载及经深度和宽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基础的底面积。 5、计算基础高度并确定剖面形状。 6、若地基持力层下部存在软弱土层时,则需验算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 7、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乙级建筑物和部分丙级建筑物应计算地基的变形。 8、验算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稳定性(如有必要时)。 9、基础细部结构的构造设计。 10、绘制基础施工图。 如果上述步骤 1-7 中有不满足要求的情况时,可对基础设计进行调整,例如采取加大基础埋深或加大基础宽度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