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5年黄帝内经灵枢热病篇第二十三VIP免费

2025年黄帝内经灵枢热病篇第二十三_第1页
1/8
2025年黄帝内经灵枢热病篇第二十三_第2页
2/8
2025年黄帝内经灵枢热病篇第二十三_第3页
3/8
《黄帝内经》灵枢 ● 热病篇第二十三*导读:【题解】本篇重要叙述了多个热病的症状、诊疗、治疗和预后,故篇名"热病"。【原文】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题解】本篇重要叙述了多个热病的症状、诊疗、治疗和预后,故篇名"热病"。【原文】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巨针取之,益其局限性,损其有余,乃可复也。痱[1]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也。病先起于阳,后入于阴者,先取其阳,后取其阴,浮而取之。【提纲】本段叙述了偏枯和痱病的症状体现、轻重的分辨及治疗办法。【注释】[1]痱矧,音义同"废"。痱又称为"风痱",同偏枯同样,皆有一侧肢体痿废不用,但两者有所区别,偏枯无意识障碍,风痱故意识障碍,相称于中风病中脏腑的阶段。【白话解】偏枯病,体现为半身不遂而疼痛,如果病人言语如常,神志清晰,表明病邪尚在分肉腠理之间,并未入里。治疗时能够让病人卧床并发汗,再用九针中的大针治疗。毫口其局限性,泻其有余,就能够康复了。痱病的症状,身上没有疼痛的感觉,四肢弛缓,不能屈伸,神志有些混乱,但不严重,语言即使含糊,但令人可辨、是病情较轻,尚能够治疗;如果病情严重,已经不能言语的,就难以治疗了。如果痱病先起于阳分,而后进一步阴分,治疗时应当先取阳经,后取阴经,对于痱病的治疗,针刺的程度应当比较浮浅。【按语】本篇重要阐释热病的有关内容,但篇首却叙述了与热病无关的偏枯和痱病,故后世医家疑为错简,刘衡如《灵枢经》校勘本提出,应根据《甲乙经》,移至《癫狂》篇"骨清取井穴"之后。刘氏之说,可供参考。【原文】热病三日,而气口静、人迎躁者,取之诸阳,五十九刺,以写其热而出其汗,实其阴,以补其局限性者。身热甚,阴阳皆静者,勿刺也;其可刺者,急取之,不汗出则泄。所谓勿刺者,有死征也。热病七日八日,脉口动,喘而短者,急刺之,汗且自出,浅刺手大指间。热病七日八日,脉微小,病者溲血,口中干,一日半而死。脉代者,一日死。热病已得汗出,而脉尚躁,喘且复热,勿刺肤,喘甚者死。热病七日八日,脉不躁,躁不散数,后三日中有汗三日不汗,四日死。未曾汗者,勿腠刺之。【提纲】本段叙述了根据热病患者寸口脉和人迎脉的不同征象进行针刺的内容。【白话解】热病的第三天,如果气口的脉象平稳,而人迎部的脉象躁动,这是邪在表而未人里,治疗可选阳经上治疗热病的五十九个腧穴进行针刺,以达...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5年黄帝内经灵枢热病篇第二十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