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院“危急值”有效性评定报告本年度我院高度重视“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 对危急值实施制度保障、全部门管理、全过程控制、全员参加的医院危急值无缝隙管理模式。有效避免和减少了不良事件、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发生。一、危急值项目统计我院共接受“危急值”报告成果 3665 人次。其中检查项目 1350 人次;放射、CT、磁共振检查项目 70 人次;心电图检查项目 12 人次。重要集中在 8:00-11:00 夜间 20:00-22:00,周一、周四危急值的数量比平时多,科室分布以急诊科、肿瘤血液科为主。二、危急值报告制度实施状况医院危急值质量控制管理部门对危急值的检测、报告、解决、统计各个环节加强控制,规定医生、医技、护士全员知晓和参加危急值管理,医务科、门诊部负责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监督、检查与贯彻。提高了危急值制度的执行力和有效性,体现了医院处治危急值的响应时间及效率。(一)“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贯彻使我院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1、临床医生对生命处在危险边沿状态的患者能够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意外发生,减少安全隐患。2、“危急值”报告制度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医院定时进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贯彻状况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整治。有效增强了医技、临床人员的主动性和责任心,增进其提高技术水平,增强医技人员主动参加临床诊疗的服务意识,增进临床、医技科室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3、及时精确的检查、检查报告可为临床医生的诊疗、治疗、病情分析提供更加充足的诊疗根据,更加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及时的诊疗服务。4、根据我院实际、专科特点、标本量等实际状况,制订符合实验室和临床规定的危急值项目和范畴,并随着临床实际应用需要不停的完善和更新。结论定时分析评定、不停总结、持续改善,尽量的减少不必要的危急值,让“危急值”真正的“危急”起来。调节后在一定时限内进行临床随访,以提高工作效率,增进患者安全。5、“危急值”报告制度在医院的实施,使医院内部形成了一种快速联动的反映机制,不仅及时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同时也提高了医院管理水平。(二)“危急值”的应用管理还存在某些问题,重要体现在几个方面:1、门诊医师对门诊患者的联系方式登记存在漏登、错登。2、部分检查、医务人员对危急值项目和参考范畴不熟,存在漏登记现象。3、个别临床医师对“危急值”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接到成果后因某些因素未能及时向主治医生传达。三、危机值报告制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