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体育游戏教案:熊来了 活动目的: 1、幼儿喜欢参加游戏,情绪主动愉快。 2、幼儿通过游戏培养克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训练反映的敏捷性。 3、幼儿能按游戏规则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熊”头饰一只,圈划幼儿活动范畴和“熊家”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教师:“如果你忽然碰到一头大狗熊,你该怎么样,它才不会吃你?” 幼儿讨论提出意见。 2、设立情境,观察讨论熊的习性。 (1)请另一位老师扮成熊,听到主 班 老师说“哎呀!瞧,我们班来了一只大狗熊!你们快用你刚刚的方法试试看,看它会不会吃你!”就出现。 幼儿尝试自己的方法,熊将出声的,动的幼儿抓走。 教师请没被抓走的幼儿介绍自己的办法:没有动,没有出声音等。 (2)教师引导幼儿理解熊的习性: “熊”介绍自己的特点:“人们都叫我‘黑瞎子’,没错,我的眼睛不好,但是我的耳朵可灵了!一点点声音我都能听见!”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碰到熊的时候该怎么办:看到了熊不要动,不要说话,就不会被熊吃了。 3、学习儿歌《熊来啦》。 (1)教师:“我这儿有一首儿歌,只要你会念这首儿歌就不会被熊抓走了,像不想听听?” (2)教师念儿歌,幼儿以集体,分男女的形式学习儿歌。 4、第二次游戏。 教师:“如果熊再来,我们怕不怕?我们就一边念儿歌,一边用儿歌里的办法,就不会被熊抓走了!” 教师:“哎呀!熊来啦!” 熊出现,教师和幼儿一起念儿歌玩游戏。 5、商定游戏玩法和规则。 和幼儿一起讨论“熊没来的时候我们干什么?”“熊什么时候出来?”“什么时候念儿歌?”“什么时候不动了”“什么时候游戏结束?”“熊的家在哪里?”等问题。 教师总结幼儿的讨论成果。 6、幼儿扮熊进行游戏。 (1)请一位幼儿扮熊进行游戏。 (2)请若干幼儿扮熊进行游戏。 7、教师小结,评价,表彰按规则进行游戏的幼儿。 8、幼儿“熊走”进教室。 附:儿歌《熊来啦》 熊来啦!熊来啦!闻闻你来闻闻他。 别动别笑别说话,别被狗熊抓回家。 小班游戏教案:小鸡捉虫活动目的: 1、发展幼儿快速跑的能力,且不与别人碰撞 2、能在游戏中感受到愉快 材料准备:母鸡、狐狸头饰各 1 个、小鸡头饰若干、“虫子”若干、 录音机、磁带、“小鸡家”“狐狸家”的场景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准备活动) 1、鸡妈妈带幼儿在“老母鸡”音乐的随着下进入活动场地,音乐停止,鸡妈妈说:“鸡妈妈我真能干,看看我今天生下了哪个蛋宝宝!”幼儿随即蹲下做蛋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