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简史》读后感出名的编辑学家叶至善老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只有枯燥的讲述,没有枯燥的科学。确实,科学完全是能够很有趣的,这点特别体现在《万物简史》这本书上。正是这本书让我感受到“科学其实并不可怕”,科学的世界里是千奇百怪的。厚厚一本《万物简史》很早就开了个头,一开始觉得作者罗嗦得很,但是坚持读下去,还是能享有到他的八卦和幽默。并且近来由于频受地震字眼的刺激,在心底里再次生起“确实有必要好好理解我们生长的这个地球和宇宙”的念头,要懂得这本书可是自称“为万物写史,为宇宙立传”呢。耐着性子读下去,有点渐入佳境的意思了,大抵也是习惯了这种叙述方式,能够十分容易从字里行间中读出作者比尔•布莱森的用心——倘若不是他对所要描述的对象十分理解,确实难以将科学的艰涩和深奥一化而为生动与幽默。领略到这一点,尽管仍然有些不太明白的词语,但还是不影响我越来越强烈的猎奇心,要懂得在一部书里读到如此之多大名鼎鼎的科学巨匠的逸闻趣事可不多见。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奥本海默、居里夫人等等,简直就是各个时期、各个领域牛人的大集合,不妨稍微想象一下:一部近当代科学发展史上缀满着闪亮无比的群星,也能够说正是群星的闪烁璀灿造就了美丽的科学星空。里面八卦可真多啊,单说说最后一部分的开头就提到 18 印尼的坦博拉火山大喷发,这次喷发产生的 240 立方公里的烟尘遍及大气层,造成阳光昏蒙,地球气温下降,以及方方面面未曾预料的影响。这次大喷发影响到第二年的诸多领域,在民生上造成瑞士的严重饥荒,法国的葡萄园欠收,爱尔兰的农作物受到伤害造成饥荒,英国政府因这一年的食品短缺取消了所得税……全球许多地区的气候也因此变化,夏季的温度普遍有下降,造成所谓的“无夏之年”,中国当时是清朝的道光年间,长江流域由于季风季节被扰乱而发生大洪水,爱尔兰的夏季下了 142 天的冷雨,像南美魔幻现实主义小说里的情节,恶劣的潮湿天气造成几年后的流行性斑疹伤寒暴发,匈牙利和意大利冬春季节分别下了棕色的雪和黄色的雪,倾盆大雨把孟加拉的霍乱传到了遥远的莫斯科,并最后造成在欧洲的流行。这次火山喷发甚至造成了贸易争端,加拿大食品短缺造成两家食品公司的冲突,死亡 24 人。如果说这些负面的影响之外尚有某些不是那么糟糕,那就是某些意外的连带成果,在德国,为节省喂马的饲料,贵族卡尔-德莱斯发明了 draisine——自行车的前身,而《万物简史》里提到了文学艺术界的拜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