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方晓观看《放牛班的春天》这部影片,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看了这部影片,感动之余,我也得到了深刻的启示: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应当看到: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核心要看怎么去挖掘,怎么去教育,充足挖掘孩子的优点天赋潜能和爱心,孩子才干较好地成长起来。这部法国影片中马修的行为,杭莫治的成材,佩尔诺的成长,有力地印证了我国出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的一句话:“漫天撒下爱心种,伫看他日成果时”。因此这部影片值得我们观看,更值得我们品位看了这部电影也让我想起上届班里的一位男生。陈东杭是我班上的一位学生。高一的时候,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一种中档身材,腼腆,不太爱说话的一种男孩子,相对于其它经常打架,逃课,迟到的学生来说,他算是比较乖巧的学生了。上课一向不迟到,并且总是很早到校,也从不旷课、打价闹事。因此,我始终对他比较放心。只是他的学习成绩不太抱负。记得高一第一堂英语课的回家作业是让他们编写一段新同窗见面如何打招呼的对话。当我第二天批改作业的时候,批到一本写的非常流利的作业,一种错误都找不出来。翻看了名字,就是陈东杭的,还为觉得他的英语功底感到欣慰。我又认真的看了一边他写的,忽然发现这个对话其实就是初一课本里面的一段对话,是他抄下来的,他连人物的名字都没改。当时觉得很愤怒,不会写就实事求是,为什么要抄。后来转念一想,其实职业高中的学生普遍英语基础就差,有的学生连抄都不乐意,甚至作业都不交,这位学生能够把初中课本拿出来,抄上去,并交了作业,相对于那些不交作业的学生来说已经是不错了。之后,我在他的本子上写了一段话:对话选的较好,字也写的工整,就是后来尽量能开动脑筋用学过的语句自己编写对话,好吗?我相信你能行的!。后来在我发本子的时候,我特意留心了他的表情:脸一下子红了,不敢朝我看。在第二次交作业的时候,当我批到他的作业时,在我的那段话背面写了一种“sorry”,我很感动。并且他的这次作业即使有诸多错误,但完全是自己写的。我在他的作业背面又写上了一段话:“这次的作业比上次的好,由于是你自己动脑筋的成果。通过自己的努力,我相信你会有所收获的。”这次跟陈东杭的交流,完全没有跟学生面对面的沟通,而是用了写评语的方式。对于像他这样比较内向的学生,如果立刻把他叫到办公室,或者在上课的时候当面点名,就会很打击学生的主动性,原来对英语有畏惧感的他们,这样等于雪上加霜,让他们更加讨厌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