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特点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特点(一)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外观特点正常足月儿与早产儿在外观上各具特点, (二)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生理特点 1.呼吸系统胎儿肺内充满液体,足月儿约 30~35ml/kg,出生时经产道挤压,约 1/3 肺液由口鼻排出,其它在建立呼吸后被肺间质内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吸取。胎儿在宫内不需要肺的呼吸,但有微弱的呼吸运动。分娩后在第一次吸气后紧接着啼哭,肺泡张开。由于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呼吸节律常不规则,频率较快,约为 40~60 次/分,由于胸腔较小,肋间肌肉较弱,胸廓运动较浅,重要靠膈肌运动,故呈腹式呼吸。 早产儿呼吸中枢尚不成熟,呼吸浅表且节律不规整,常出现呼吸暂停。所谓呼吸暂停,即呼吸停止时间达 15-20 秒,或虽不到 15 秒,但伴有心率减慢,发绀及四肢肌张力的下降。早产儿因肺发育不成熟,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少,易发生肺透明膜病。 2.循环系统出生后血液循环变化为:①脐带结扎后,胎盘-脐血循环终止;②随着呼吸建立和肺膨胀,肺循环阻力下降,肺血流增加;③从肺静脉回流到左心房的血量明显增加,压力增高,使卵圆孔关闭;④由于 PaO2 增高,动脉导管收缩,继而关闭,完毕胎儿循环向成人循环的转变。新生儿心率波动范畴较大,普通为 100~150 次/分 , 平 均 120 ~ 140 次 / 分 。 足 月 儿 血 压 平 均 为70/50mmHg(9.3/6.7kPa)。 早产儿心率偏快,血压较低,部分可伴有动脉导管开放。 3.消化系统足月儿吞咽功效已经完善,但食管下部括约肌松弛,胃呈水平位,幽门括约肌较发达,易溢乳。肠管壁较薄、通透性高,有助于吸取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但肠腔内毒素和消化不全产物也容易进入血循环,引发中毒症状。消化道已能充足分泌大部分消化酶,只是淀粉酶至生后 4 个月才达成成人水平,因此不适宜过早喂淀粉类食物。生后 10~12 小时开始排胎便,约 2~3 天排完。胎便由胎儿肠道分泌物、胆汁及咽下的羊水等构成,呈糊状,为墨绿色。若生后 24 小时仍不排胎便,应检查与否有肛门闭锁或其它消化道畸形。因肝内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的量及活力局限性,多数生后出现生理性黄疸,同时对多个药品解决能力(葡萄糖醛酸化)低下,易发生药品中毒。 早产儿吸吮力差,吞咽反射弱,贲门括约肌松弛,胃容量小,可发生哺乳困难、进奶量少,更易发生溢乳。消化酶含量靠近足月儿,但胆酸分泌少,脂肪的消化吸取较差。缺氧或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