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养猪场防疫技术规范一、场址选择的卫生规定l、猪场要建筑在地势高燥。排水方便,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远高居民点,距公路、河道、城乡、工厂。学校 500m 以外,场周边应筑以土沟或围墙。场址最佳应设立于种植区内,有助于种、养结合,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2、为便于隔离、检疫、卫生防疫消毒及污物净化,病猪隔离舍应建在场外,地势应低于健康猪舍和人住房屋并处在下风方向。3、猪场大门入口要建宽于门,长于汽车轮一周半。水泥构造的消毒池。猪舍入口建党于门口、长 1.5m 的消毒池。同时要建更衣、消毒室。4、饲料贮存库和母猪舍(涉及产仔舍)应建在猪场内上风头。粪便须送到围墙外,在解决池内发酵解决。5、有足够的合乎卫生原则的水源,场外环境无工业三废和动物废弃和污染,场内最佳建水井、引水塔,供全场应用。6、猪场布局:按流水作业线的规定,做到不出现交叉污染。二、严格门卫制度l、外来人员来场办事、探亲访友等,一律不准进入生产猪舍。2、谢绝参观和串户。确需进猪舍的,必须在消毒房内经更衣、换鞋洗手、消毒后方能进入。3、外来车辆一律不准进场;喂养员的自行车也应放在门口存车处,不准进生产区。1、 已出场的猪不准拉回。5、猪场从外引入的种猪,要先在隔离舍中喂养。观察一种月以上,确认健康并通过防止注射后方能转入生产区。6、喂养员不准出场,确需出场者要通过严格消毒。更衣后方能回场内。三、消毒猪场采用人工清扫、冲洗和使用多个化学消毒药品相配合的办法进行消毒,消亡病原。1、进场消毒(l)在大门入口处设消毒池,消毒药品用 2%烧碱,消毒对象重要是车辆的轮胎。注意:车身消毒最易无视。(2)进入场区的消毒:在猪场正门的出入口处,要建消毒房,内设 6 根紫外线灯管(四个墙角各安装一种,房顶吊两个)。消毒盆和消毒池。进场人员必须在此换鞋、更衣。要用紫外线灯照射 15 分钟,之后在消毒盆内用来苏地消毒液洗手,然后再从盛有 5%苛性钠溶液的消毒池中越过进入。(3)参观人员和领导:参观人员和领导在进入生产区之前,必须通过在消毒间用紫外灯消毒 15 分钟,或更换工作衣、帽,有条件的地方最佳淋浴换衣,并按指定的路线参观。2、猪舍消毒:根据猪场生产特点必须对各类猪舍实施“全进全出”的消毒办法。即每批猪转出后至下批猪转入该舍前,应将前批猪留下的粪尿、剩料、垫草、饮水、污物等,全部清理干净,然后用清水彻底冲洗地面、猪床、走道、饲槽、围栏、用品、下水道等处,待晾干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