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律导学案河南省新县高级中学(邮编:465550)邱峻课前预习一、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在多电子的原子里,电子分别在能量不同的区域内运动,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____,在离核较远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____,把不同的区域简化为不持续的壳层,也称作______。电子总是先从内层排起,这又叫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其关系以下表:电子层(n)1234567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核远近由____到____能量高低由____到____二、1~20 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核电荷数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各电子层的电子数KLMN1氢H12____________3________14________25________36________47________58________69________710____________11____________12________213________314________415________516________617________718____________19________120________2三、构造示意图构造示意图涉及原子构造示意图和离子构造示意图。在原子构造示意图中,“圈”表达原子核及核内________,“弧”表达各________,弧线上的数字表达该电子层上的________,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在离子构造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不相等。四、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元素常见化合价的变化规律1.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会重复出现原子最外层电子从____个递增到____个的状况(第一周期从 1 增至 2)。2.元素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稀有气体除外,电子层数相似的原子,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步____,且呈现周期性变化。3.元素重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电子层数相似的原子,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正价从____递变到____,中部元素开始有负价,并从____递变到____ (注意:氧、氟无正价)。五、第三周期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规律的实验探究1.钠、镁、铝的金属性比较(1)与水或酸的反映①2Na+2H2O(冷水)=== ____________,反映激烈,不需要加热。②Mg+2H2O(沸水)===== ____________,冷水反映缓慢,加热至沸腾反映快速。③Mg+2HCl===____________,反映激烈。④2Al+6HCl===____________,反映较激烈。(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NaOH:使酚酞变____色,属____碱Mg(OH)2:使酚酞变浅____色,属________碱Al(OH)3:不能使酚酞变红色,属________氢氧化物(3)实验结论Na、Mg、Al 三种元素的金属性逐步________。2.硅、磷、硫、氯的非金属性比较(1)与 H2反映的难易SiPSCl氢化物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