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观检查作业指导书一、目的:规范公司产品外观检查办法及允收原则。二、合用范畴:全部产品的外观解决检查三、外观检视条件:1)视力:校正视力 1.0 以上。2)目视距离:检查物距眼睛 A 级面 40㎝,B、C 距眼睛一臂远。3)目视角度:45 度~90 度(检查时产品应转动)。4)目视时间:A级面 15 秒/面,B、C面 10 秒/面。四、术语和定义A 级表面:在使用过程中总能被客户看见的部分。B 级表面:在使用过程中经常被客户看见的部分。这些表面允许有轻微不良,但是不致引发挑剔客户不购置产品。C 级表面:在使用过程中极少被客户注意到的表面部分。此表面的外观缺点应合理并且不至于给客户觉得该产品质量不佳。D 级表面:在使用过程中几乎不被客户看到部分(如:产品的内部件表面)。此表面的缺点合理,不能影响零件使用性能。金属表面:涉及电镀、氧化、钝化等体现为金属质感的表面,非喷涂表面。拉丝:是一种砂带磨削加工,通过砂带对金属表面进行磨削加工,去除表面缺点,并形成含有一定粗糙度、纹路均匀的装饰表面。基材花斑:电镀或氧化前因基体材料腐蚀、材料中的杂质、材料微孔等因素所造成的、与周边材质表面不同光泽或粗糙度的斑块状花纹外观。抛光区:对基材上的腐蚀、划伤、焊接区、铆接区等部位进行机械打磨抛光后体现出的局部高光泽、光亮区域。镀前划痕:指材料划痕、电镀或氧化之前因操作不当,或对明显缺点进行粗打磨等人为造成的基体材料上的划伤或局部磨擦痕迹,普通呈细线型。浅划痕:膜层表面划伤,但未伤及底层(即底层未暴露);对其它无膜层表面则为:目测不明显、手指甲触摸无凹凸感、未伤及材料本体的伤痕。深划痕:膜层表面划伤,且已伤至底层(即底层已暴露出来);对其它无膜层表面则为:目测明显、手指甲触摸有凹凸感、伤及材料本体的伤痕。凹坑:由于基体材料缺点,或加工过程中操作不当等因素而在材料表面留下的小坑状痕迹。凹凸痕:因基材受撞击或校形不良等而呈现出的明显变形、凹凸不平的现象,手摸时有不平感觉。 烧伤:拉丝解决时因操作不当造成零件表面过热留下的烧蚀痕迹。水印:电镀或氧化后因清洗水未及时干燥或干燥不彻底所形成的斑纹印迹。露白:镀锌彩色钝化膜因磨擦而去除,露出新层,或因缝隙截留溶液造成的无钝化膜现象,呈现为区别于周边彩色的白色。雾状:镀铬、镀镍表面上的含糊、不清晰、不光亮的现象。颗粒:因材料夹杂物或外来物(如焊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