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后就要挨打——电影《鸦片战争》观后感我提起沉重的笔,写下这篇观后感。我没有学过中国近代史,以前,对于鸦片战争也是粗略的理解,具体细节不是很清晰。但看完了电影《鸦片战争》之后,我的心情恨复杂,百感交集,想写的有诸多,但不懂得从何写起。下列是我对电影《鸦片战争》的一点感悟与思考。可能这只是一孔之见,但是这是值得任何一种炎黄子孙都应当思考的东西。在《鸦片战争》中,我看到中国的无奈,清政府的腐败。中国就此进入了近代社会。这一切都无法变化。就鸦片战争的战败,这是必然与偶然的结合。战争这是必然,我完全同意。但是战败就不是如此了,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从 18 世纪下半叶开始,清王朝已经走上衰败的道路,政治黑暗,国防单薄,财政紧张,国势衰弱,到了 19 世纪后来,嘉庆、道光王朝更呈现腐败之势。落后的经济。统治中国的清王朝,通过“康乾盛世”已进入了危机四伏的“衰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在全国占据主导地位。土地兼并的现象十分严重,大量耕地集中在贵族、地主手中,皇帝是全国最大的地主。农民阶级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当时社会的重要矛盾。腐败的政治。清王朝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已腐朽不堪。皇帝专横独断,骄妄自大,沉醉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之中。普通官吏愚昧无知,两耳闭塞,官场贪污成风,吏治败坏。废弛的军事。鸦片战争前夕,清军武器落后,其装备水平与清朝早期相比退步许多。并且士兵懒惰,缺少训练,军纪败坏,国防力量十分虚弱。沉闷的思想文化。清朝统治者实施严酷的文化专制政策,并大兴文字狱,大大地束缚了老百姓的思想。闭关自守的对外关系。清政府沉迷于几千年的繁华兴盛中,不乐意接受世界的变化,不相信世界能有国家会超出自己。从根本上说这是一项消极的、落后的、错误的政策。这时,英国向中国无耻地输入鸦片,严重地损害了中国人的健康,加速了清王朝的腐败。林则徐的“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可想而知,英国开始紧张自己的如意算盘会被打乱,于是提前暴发了鸦片战争。1842 年七月二十四日,清政府在英军的炮口下,被迫签定了丧权辱国的《南京公约》。这是清政府第一份不平等公约,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鸦片战争,既是中国人的耻辱,也是中国人的教训。从某种程度上,我们甚至应当感谢英国,是他们的残暴,让我们意识到了落后就意味着挨打,开始打开大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