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实践研究”课题设计方案(江苏省昆山市陆家中心小学校执笔人:陈亮王建良)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条件1、背景德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核心。 加强德育就必须改进德育。 对于我们的德育成果,目前社会各界包括我们自己,还是不很满意。许许多多的社会现象都使得我们反思, 我们的德育工作的确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目前社会整体的思想水平和道德水平并不尽如人意。可以说明一点,就是我们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尽管在校期间可能很好,但进入社会后还很难抵御社会上的不良影响,或者说抵御能力还不是很强, 这是学校教育值得反思的问题。 反思到最后,大概就归结到一个问题上,就是德育的实效性问题。目前,德育工作中形式主义普遍存在,即德育片面注重和追求德育工作的表面形式, 而不按德育的客观规律办事, 不顾及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可能性,不注意德育实际效果。如:德育目标脱离实际,面面俱到不考虑实现的可能性;德育方法空洞说教,不顾及教育对象实际;德育活动包办代替,无视学生的主体性。这些都影响着德育的实际效果。2、条件(1)具有科学的理论指导。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形成了丰富的德育教育理论; 当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发展以及多学科整合的视角寻求道德教育研究之合理的方法论为基础的德育理论,是当代德育教育理论取得又一个伟大成果,将会为将来的德育工作注入新的活力。(2)具有丰富的经验作基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充分认识到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树立德育为首和德育就是质量的观念,探索德育合力工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学校被评为“苏州市德育示范学校”、“江苏省先进家长学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3)具有良好科研环境。我校是一所百年老校,又是一所新的农村实验小学,有较好的文化积淀和科研环境。“十五”期间,学校成功完成苏州市级立项的心理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培养了一批科研骨干,为本课题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和条件。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课题的核心概念德育的概念表述: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在受教育者的自觉积极参与的互动中,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德育的实效是指学校德育工作在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实际成效与结果,它是学校德育管理的灵魂。实效性是相对于“形式”和“低效率”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