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简便运算的能力研究总结龚春兰简便运算是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计算能力的综合体现。什么是简便运算呢?简单的讲,简便运算就是学生综合运用各种计算方法、定律、性质,把原本较复杂的计算转换成较简单的计算的能力。简便运算首先能有效的提高自己的综合应用能力,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度,其次简便运算能有效饿培养学生的数感,再次简便运算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简便运算能力呢?(一)口算是培养学生简便运算能力的基础。简便运算实际上是建立在口算的基础之上的,事实上,简便运算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复杂的计算转换成简单的口算。因此,口算能力的好坏,是决定简便运算结果正确与否的一个重要方面。计算的方法、定律、性质掌握得再好,到最后口算过不了关,计算的结果就不会正确,之前的努力就会付之东流。那么哪些口算知识需要掌握呢?在小学阶段,一百以内的加、减口算是必须掌握,特别是二十以内的加、减口算,乘法口诀必须熟练掌握,能达到脱口而出,另外一些特殊的乘法算式也必须掌握,如25×4=100、25×8=200、125×8=1000 等。二、观察能力是简便运算的关键。只有具有良好的观察能力才能有效合理的选择合适的计算定律、性质进行简便运算,也就是说,观察能力的好坏是决定能否进行简便运算的关键。在进行简便运算时,最关键的是要能准确的观察数的特点、算式的特点,如观察数是不是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哪些数的和、积是整十、整百、整千⋯⋯;在计算减法时,有没有和被减数尾巴相同的数等等。事实上,学生观察能力强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数感,基本上只要看一下算式,数的特点、算式的特点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从这一点上讲,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际上是培养学生的数感。三、综合、灵活的运用各种计算定律、性质是简便运算的核心。简便运算之所以简便就是综合、灵活的运用计算性质、定律,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无论什么样的简便运算事实上就是综合、灵活的运用各种计算定律、性质的结果。简便运算的基本思想就是凑整,因此,凑整是综合、灵活运用计算性质、定律的核心。运用计算性质、定律的目的就是凑整。如何凑整呢?(一)加、减法1、通过观察把一些最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当作整十、整百、整千⋯⋯来计算,然后再多加再减、多减再加、少加再加、少减再减的原则使结果不便。如:57+98,可以把 98 接近 100 就把它当作100,这样就多加了2 再减 2,即 57+98=5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