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与“肯定”是对幼儿积极标定的根本从早上幼儿入园之后,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也随之开始了。在教育活动中,我们会抛出问题让幼儿进行思考、想象并积极回答,这时就会有部分幼儿积极举手,必然也就会有部分幼儿未能积极举手,其中应包括两种类型:1.未能完全理解题目的意义,直接选择不会回答;2.理解了老师所提问的问题, 但不确定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害怕回答错误而不回答。因而对于第一种类型的幼儿,我们就需要给与更多的“关注”,进一步的正确引导,让幼儿感觉到,老师并没有忽略自己,让幼儿感受到自己在集体当中平等待遇,不会因此产生自卑心理。而第二种类型的幼儿就需要我们老师对其加以“肯定”性的鼓励。让幼儿鼓足勇气,大胆发言,即使回答不正确,也要大胆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加以印证,以此增强幼儿的自信心。由此,我个人认为“关注”与“肯定”是对幼儿积极标定的根本,我们只有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对其加以“关注”,才能发现其需要生么样的“关注”,才会有针对性的进行“肯定”性的鼓励和引导。这样既让幼儿感觉到了老师的关注,又肯定了幼儿的行为,在保护了其自尊心的同时,也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在让幼儿完成自我标定,进而进行公开自我标定,使之更有利于幼儿良好行为呈现。 实现了教师对幼儿的积极标定意义,促使幼儿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鼓励偏食幼儿学会尝试“偏食”,对于幼儿园的宝贝们可以说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而且存在的几率只多不少。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如,在我们班就因为“不愿吃豆”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有个小女孩,她聪明伶俐十分可爱,每天都会高高兴兴来上学,但有一天,小宝贝到了幼儿园门口,就是不下车,索性还哭了起来,当我终于把她从车上把她抱下来后,她奶奶才告诉我原来是中午吃饭时,不愿意吃‘豆腐’!于是,为了暂时安定孩子的情绪,我承诺中午如果两个菜中有炒豆腐,就不给她盛豆腐,只吃另一个菜。这样过了几周之后的一个中午,又有‘炒豆腐’这道菜,我尝试着与这个小女孩交流: “若雨,今天这豆腐可好吃了,不信你尝尝”,于是,我开始坐在她对面自顾自的吃起来,看着若雨将信将疑的眼神,我再一次鼓励她,并时不时的说一说吃豆腐的好处,就这样,经过我一再的说服与鼓励,她最终吃掉了一满碗的豆腐,还笑着对我说:“老师,吃豆腐会长的更白,还会变聪明对吧,你瞧我吃了满满一碗,我就会变得更聪明,是吧?”从此开始,每到中午准备吃午饭的时候, 她总会问我:“老师今天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