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的获利复制模式:加盟越多 倒闭越快?-02-27 11:21:22 连锁加盟实际是把一种店铺的获利模式无限地复制。成功复制,长久复制。 但真正能做到“一本万利”的往往只是国外成熟的品牌,如麦当劳、星巴克、沃尔玛等。尽管这些品牌也面临本土化的变异,但万变不离其宗,核心要素基本不变。 反观诸多中国的加盟体系,规模稍大,“复制”稍多,就开始出问题,不要说“一本万利”,甚至连盟主都倒闭。为什么国内品牌频繁出现加盟越多,倒闭越快的现象? 对于加盟体系而言,盟主的问题基本属于内部可控的,而加盟商有外部可控和不可控的因素,市场、政策法规则属于外部不可控的。在这里,我只想谈谈内部可控—来自品牌商的因素。 复制的是核而不是壳 大家都懂得,连锁加盟平台的整个运行管理系统,能够简朴梳理为三部分:运行管理体系、培训体系、督导体系。运行管理体系是需要复制的内容,培训体系是进行复制的办法,督导体系是进行监督控制的保障。 在理论上,我们但愿先沉淀好运行管理,有一套清晰的商业盈利模式,并对这套盈利模式的可复制性进行评定、提炼,再进行培训,而后进行督导。 卖品牌,不光是卖 CI,卖产品和服务,而是卖运行模式,以及掌握这套运行模式的人才。但在现实中,往往诸多都没准备好就开始忽悠了,所谓万事不备,猛吹东风,结局可想而知。 某些品牌商将加盟想得很简朴,只想着如何抢占市场份额,获得规模效应,觉得把自己的招牌一卖,就各安天命,而不想着如何指导、确保加盟商在预期内盈利,如果在预期内无法盈利,则加盟商变卦是自然的事。 肯德基在国内的加盟费曾经高达七八百万,应者如云。肯德基之因此收这样高的加盟费,不仅是为了获利回套,更重要的是设立一种高门槛,确保加盟者乐意跟肯德基的营运模式操作,否则加盟商的高额投资就付诸流水。 某些品牌商,虽有一套“完整”的运行手册,但手册的可操作性、有效性却有问题,例如:品牌商的旗舰店是大卖场,营业员诸多,但加盟商是小卖场,营业员只有一两个,整个管理模式都不同,而这些不同更多的是体现在细节管理上。 另外,品牌商普通都是运作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数年,积累了不少经验,也沉淀了不少人才,更有诸多天时地利的因素,有些优势是不可再生的,有些资源是稀缺的,品牌商之因此盈利,跟这些优势和资源息息有关,但加盟商短期内却无法拥有。因此,品牌商一定要评定好加盟商盈利的核心因素是什么,否则,加盟商便会连累品牌商,把品牌商辛苦建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