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浅二度烧伤临床途径()一、面部浅二度烧伤临床途径原则住院流程(一)合用对象。1.第一诊疗为面部浅二度烧伤(无严重眼角膜烧伤,无中、重度吸入性损伤)(ICD-10:T20.201)2.行烧伤创面清创术、敷料更换、外用药治疗。(二)诊疗根据。1.病史:热液或火焰等因素烫(烧)伤病史。2.体征:面部可见烧伤创面,表皮完整或脱落,基底潮红,皮温高、痛触觉敏感,面部水肿明显,若眼睑烧伤,可出现睁眼困难。(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根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烧伤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伤后创面可立刻冷疗,采用冷水湿敷创面 1 小时左右,并尽早行面部烧伤创面简朴清创术,清洁五官分泌物,必要时剃尽头发,减少污染。根据创面大小、范畴和患者年纪等选择暴露、半暴露或包扎疗法,创面可采用烧伤外用药外涂以及抗菌敷料等覆盖。2.患者全身状况良好,血压无明显减少,呼吸平稳,无手术禁忌症;3.征得患者或家眷的同意。(四)原则住院日为≤14 天。(五)进入途径原则。1.第一诊疗为面部浅二度烧伤(无严重眼角膜烧伤,无中、重度吸入性损伤),符合 ICD-10:T20.201 疾病编码;2.年纪 ≥ 7 岁且<60 岁;入院时间在伤后 72 小时内,且无明显创面感染者;3.面部烧伤创面中有明显深二度创面的病例不进入途径;4.合并有除面部外的其它部位烧伤者不进入途径;5.合并严重眼角膜烧伤的病例不进入途径;6.合并中、重度吸入性损伤的病例不进入途径;7.采用烧伤创面清创、换药治疗;8.合并其它脏器疾病,病情复杂或严重,影响住院治疗及恢复过程的,不进入途径。9.当患者同时含有其它疾病诊疗,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解决也不影响第一诊疗的临床途径流程实施时,能够进入途径。(六)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凝血功效(3)肝肾功效、电解质、血糖(4)血型(5)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6)心电图、胸部 X 线平片。2.根据状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创面分泌物培养及药敏;(2)面部创面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检测;(3)支纤镜检查(4)C-反映蛋白、降钙素原、内毒素检测(七)入院后创面解决第 1-14 天1.初次创面解决:急诊清创手术。2.体位护理:垫高头面部,尽量坐位(端坐位),减轻头面部水肿。3.注意呼吸状况:面部烧伤后肿胀明显,有时可出现颈部和后咽部水肿,造成呼吸道梗阻。4.后期创面清创换药:根据创面渗湿状况、选择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