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桩施工监理细则为确保管桩施工质量,针对地质条件和管桩施工特点,制订监理实施细则以下:一、 施工前控制1、核验施工单位与否建立合理规章制度和施工方案的可行性,涉及安全管理方法。2、核验施工单位所需的多个设备与否齐全,与否符合质量规定和安全规定。3、管桩:如有条件应先到生产厂家考察生产条件,从原材料进场到管桩生产全过程与否按规定和《地基与基础施工验收规范》(GB50202—)第 4.2.2,第 4.2.8 条生产,原材料购进与否有出场质保书等,管桩浇筑的试块和检测报告,及进入南京市场准用许可证。4、管桩运输、进场和堆放运输汽车上一定要用垫木支承,垫木一定垫在支承点上,堆放层数不得超出 8 层。起吊要用二支点起吊或直接二端点,勾吊要轻起轻放,严禁碰撞。为避免滚动,桩两侧应用三角木塞好,并用紧线器绑好,卸车时严禁滚落。进场后,堆放场地必须坚实平整,下层用垫木支承,堆放层数不得超出 8 层,且按规格、品种、型号、长度堆放,不得混放,更不得上下交叉堆放。5、管桩进场后必须验收,编号、浇筑时间、长度、吊点位置、数量、外观等有无明显蜂窝、麻点、裂缝、破损等。蜂窝、麻点面积≯总面积 0.5%,裂缝深度≯20mm,宽度≯0.25mm,长度≯边长的二分之一。 二、施工过程中的控制 1、轴线控制首先要验核原始资料的可靠性,对建筑物轴线、水准点交接、测量保护标记等严格验核。再对放线定点验核,互相校对,确保无误。2、由于桩基施工会产生挤土效应,成桩后的桩身易产生位移,首先要有一种科学合理的施工桩位线路图,决不允许次序施工。3、为确保桩身垂直和桩位的精确性,桩机就位后必须再复核一次,做到桩杆和桩身处在同一中心上,桩身垂直度误差<0.5%。当桩进一步 1M 左右后,停机调节两个方向垂直度。掌握第一节桩是质量的核心。4、桩基施工时应注意保持轴心受压,避免桩身倾斜或偏移。若中心位置偏移,要采用方法调节、纠正。同一根桩工序要持续施工,不得无端长时间间断。5、接桩控制上下桩要对中,偏差<10mm,接桩弯曲矢高不得>1%。桩帽铁锈要去除方可焊接。焊条要有合格证。由两名焊工对称焊接。间隙用铁片填塞,达成焊接饱满,减少焊接变形。焊接合格后降温 10 分钟后方可压桩。6、精确控制桩顶标高根据设计桩顶标高,精确计算送桩深度,并在送桩器上做出标志。如采用静压施工,当桩端达成设计标高,可停止压桩,或由设计单位提出具体规定,据此监理。或根据管桩承载力实施双控,即桩长和油压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