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5年临床指南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VIP免费

2025年临床指南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_第1页
1/7
2025年临床指南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_第2页
2/7
2025年临床指南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_第3页
3/7
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免疫学组、特应性皮炎协作研究中心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 ,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患者往往有激烈瘙痒,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本病普通初发于婴儿期,l 岁前发病者约占全部患者的 50%,该病呈慢性通过,部分患者病情能够迁延到成年,但也有成年发病者。在发达国家本病小朋友中患病率可高达 10%~20%。在我国,来特应性皮炎的患病率也在逐步上升,1998 年学龄期青少年(6~20 岁)的总患病率为 0.70 %,10 个都市学龄前小朋友(1~7 岁)的患病率为 2.78%,而上海地区流行病学调查显示,3~6 岁小朋友患病率达 8.3%(男 8.5 %,女 8.2%),都市明显高于农村(10.2%比 4.6%)。一、病因及发病机制特应性皮炎的发病与遗传和环境等因素关系亲密。父母亲等家族组员有过敏性疾病史者,患本病的概率明显增加,遗传因素重要影响皮肤屏障功效与免疫平衡。本病患者往往有Th2为主介导的免疫学异常,还可有皮肤屏障功效的削弱或破坏如表皮中丝聚蛋白减少或缺失;环境因素涉及环境变化、生活方式变化、过分洗涤、感染原和变应原等。另外,心理因素(如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也在特应性皮炎的发病中发挥一定作用。特应性皮炎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晰。普通认为是在遗传因素基础上,由于变应原进入和微生物定植(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马拉色菌),形成皮肤免疫异常反映和炎症,引发皮疹和瘙痒,而搔抓和过分洗涤等不良剌激又可进-步加重皮肤炎症。特应性皮炎的异常免疫反映涉及多个环节,如朗格汉斯细胞和皮肤树突细胞对变应原的提呈、Th2为主的异常免疫反映、调节性T细胞功效障碍、IgE过分产生和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等。另外,角质形成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也参加了炎症反映等。非免疫性因素如神经-内分泌因素异常也可参加皮肤炎症的发生和发展。二、临床体现特应性皮炎的临床体现多个多样,最基本的特性是皮肤干燥、慢性湿疹样皮炎和激烈瘙痒。本病绝大多数初发于婴幼儿期,部分可发生于小朋友和成人期。根据不同年纪段的体现,分为婴儿期、小朋友期和青年与成人期三个阶段。婴儿期(出生至2岁):体现为婴儿湿疹,多分布于两面颊、额部和头皮,皮疹可干燥或渗出。小朋友期(2~12岁):多由婴儿期演变而来,也可不通过婴儿期而发生。多发生于肘窝、腘窝和小腿伸侧,以亚急性和慢性皮炎为重要体现,皮疹往往干燥肥厚,有明显苔藓样变。青年与成人期(12岁以上)...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5年临床指南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