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5年生态疗法与生态疗法系统模型VIP免费

2025年生态疗法与生态疗法系统模型_第1页
1/8
2025年生态疗法与生态疗法系统模型_第2页
2/8
2025年生态疗法与生态疗法系统模型_第3页
3/8
生态疗法与生态疗法系统模型 作者:朱辉 朱建军来源:《心理技术与应用》第 06 期 摘 要 使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法对心理学近百年的办法论和研究对象进行总结与梳理。在“办法论上,心理学从科学心理学的办法论发展到生态心理学的办法论;在研究对象上,对 自”“”“”我 的研究范畴从 生物性的我 发展到 生态自我 。得出成果:新兴疗法-生态疗法在这样的心理学科发展背景下应运而生。在前人的基础上介绍并对比不同生态疗法的异同,提出了生态疗——法的系统模型结论将传统的都市系统疗法和新兴的生态疗法纳入共同系统中,该模型结合了不同心理学流派的特点。 核心词 生态疗法;森林疗法;园林疗法;荒野疗法;生态疗法系统模型 分类号 B849 DOI :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06.008 1 引言 1.1 西方心理学办法论的发展:从科学心理学办法论到生态心理学办法论 继笛卡尔时代之后的西方心理学,无论从世界观到办法论都深受自然科学的影响,以赫尔姆霍兹(Helmholtz )、 韦伯(Weber )、 费希纳(Fechner)和冯特(Wundt)为起点的科学心理学,使西方心理学脱离哲学主体成为独立学科。以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为模板的科学心理学,在物理隐喻思想的指导下认为任何能够被证伪的知识和经验才含有科学意义,致使主流心“”“”理学将研究对象局限于 生物性 个体,以 物 的方式进行探索研究,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造成心理学办法论局限于个体主义和机械主义的还原论。如元素还原论,即把意识或行为还原为意识元素或分子行为,以意识和行为的元素解释意识和元素的整体;生物还原论,以动物行为的研究取代人的社会行为的研究,以生物学的特性解释意识和行为;生理还原论,把心理现象归结为生理现象,以神经生理的研究取代意识和心理现象的研究;机械主义则是另一种形式的还原论,将个体比作机器,认为个体受刺激和反映规律的支配(叶浩生,1998)。 当还原论大行其道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发现将人拆解进行碎片式的研究,已经不能代表系统的人的复杂性,人文取向的心理学开始越来越关注整体,以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整体论为代表。格式塔在思维和知觉领域提出人的整体性不不大于部分之和,整体先于部分,整体决定部分之说(彭运石,);弗洛伊德开创的精神分析在心理治疗领域,将神经症视为在生物性的(biological)、遗传性的(phylogenetic)、个人心理的(pure psychological)的综合...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5年生态疗法与生态疗法系统模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