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 儿 园 美 术 教 育 的 方 法 与 途 径 一 、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 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以语言向幼儿传递信息和指导幼儿学习美术的教学方法。在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语言是教师与幼儿之间进行信息、情感交流的主要媒介,是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必须采取的教学方法, 主要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一)讲授法 是指教师通过语言描述、说明和解释,向幼儿传递信息,从而使幼儿获得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方法,具体包括讲述、讲解等教学方式。 讲述 :是指教师向幼儿描述学习的对象,如在欣赏梵高作品《向日葵》时, 教师向幼儿介绍画家创作此画的小故事等。 讲解:是对某个概念或原理进行分析和解释。例如,讲解刮画的步骤和手工艺制作过程,向幼儿介绍水墨画中侧锋、中锋等的运用,解释欣赏作品中关于对称、节奏、变化等形式美的原理。 (二)谈话法: 谈话法是指教师根据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向幼儿提出问题并要求幼儿回答, 或是幼儿提出问题要求教师解答,并通过解答使幼儿获得新知识、提升经验的教学方法。 (三)讨论法: 所谓的讨论法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认识、解决、探究某个问题而进行讨论,通过讨论获得知识的方法。由于讨论需要幼儿对某个问题进行认识、探索, 甚至是发现规律,而小年龄幼儿生活经验较为贫乏,语言表达还不够流畅,分析和概括的能力较差,思维的方式是以具体形象性思维为主,还不能进行以语言为中介的抽象逻辑性思维,因此该方法较适合在大班幼儿中使用。运用语言的方法进行指导时需注意讲授内容要具有科学性、艺术性和教育性。科学性是指对相关的美术概念、原理等的解释要准确。这是因为幼儿在接受知识时往往先入为主, 教师准备的讲授将使他们受用一生。艺术性,是指教师运用艺术性的语言来激发幼儿进行美术活动的兴趣。例如,教师运用文学作品、儿歌、故事等,启发幼儿 的形象思维,激发他们的创作愿望。教育性,是指讲授的内容要对幼儿身心发展有益,不可出现对幼儿有负面影响的用语。 二、 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 美术的特点是直观形象性,主要依靠视觉来进行感知。以直观形象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最能体现美术学科的特点,是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这类方法包括演示法和观察法。 (一)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向幼儿展示直观教具,示范绘画、制作等过程,以使幼儿获得对事物现象的感性认识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