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常用解剖部位正确摄影体位的评价标准和质控要点 (一)肘关节 肘关节前后位 1.评价标准: 1.1关节间隙呈“一”字样阴影,肱挠关节面无骨性重选; 1.2肱尺关节面有尺骨鹰咀重迭但关节间隙仍清晰; 1.3挠骨粗隆少许与尺骨重选,尺挠关节间隙界限不清晰; 1.4肱骨纵轴线与尺骨纵轴线在外方构成165o~170o(女多为165o,男多为170o)。 2.质控要点: 2.1前臂伸直掌心向上,上臂与前臂在同一平面放置; 2.2中心线垂直肱骨内外踝中点下1英寸。 肘关节侧位: 1.评价标准: 1.1肱骨内外髁重迭构成圆形致密影; 1.2鹰嘴呈切线投影,肘关节间隙呈半圆形透亮影; 1.3桡骨头与尺骨喙突呈“Δ”形重迭显示。 2.质控要点: 2.1前臂与上臂成90”弯屈,且在同一平面放置; 2.2掌呈半握拳,腕肘关节呈侧位; 2.3中心线垂直肱骨外上髁。 (二)肩关节前后位 1.评价标准: 1.1肱骨头与肩胛盂有 1/3呈“纺锤状”重迭面; 1.2肱骨头与肩峰分离约 4mm不应重迭,肱骨大结节显示; 1.3肩峰与锁骨远端相邻形成约 2—5mm的肩锁关节面。 2.质控要点: 2.1肩部自然下垂,不应抬肩; 2.2中心线应垂直通过喙突; 2.3为要肩关节无肱骨头重选呈切线显示,应取 15”斜位设置。 (三)踝关节前后位 2 1.评价标准: 1.1踝关节间隙呈‘]’中括号显示:上端为胫距关节面;内侧胫距关节面;外侧腓距关节面,仅上端关节面有少许胫骨影重选; 1.2距骨上缘水平线同胫骨切线,腓骨切线互成交角各为 80o; 1.3胫骨的中轴线与距骨的垂直轴线相接续。 2.质控要点: 2.1小腿平伸,足趾自然向上垂直,不内斜或外斜; 2.2中心线垂直通过内外踝连线中点上 1cm达胶片。 (四)跟骨轴位 1.评价标准: 1.1跟骨投影其横径与纵径之比为 1:2; 1.2距下关节应显示。 2.质控要点: 2.1足底与胶片垂直; 2.2中心线 35o向头通过第五跖骨基底部。 (五)膝关节 膝关节前后位 1.评价标准: 1.1膝关节间隙内外两侧等距约 4~8mm,股骨内外髁关节面切线与胫骨相应关节面切线平行;1.2胫骨嵴分离呈“笔架”样; 1.3腓骨头与股骨仅少部份重迭; 1.4髌骨居内外髁中间略偏外。 2.质控要求: 2.1由于胫骨关节面前缘高于后缘,内侧关节面前后倾角约 13o,外侧关节面前后倾角约 10o,因此体位设置应在股骨下方垫一小棉垫使股骨前缘约成 13o角,这样,膝关节间隙呈切线垂直胶片; 2.2中心线垂直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