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5 年级上册4 .1 《温度与水的变化》教案 .《温度与水的变化》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五年级下册《热》单元的第1 课。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要分析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热学问题,就要从物体的温度变化和测量开始。本课教材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开门见山,提出问题“我们已经观察过水的沸腾和凝固成冰的现象,水的这些变化与什么有关” 。第二部分——探索,首先让学生回忆并整理水形态的变化与温度的关系;其次是学生设计和进行“在持续加热、停止加热和继续加热情况下,观察和记录水的温度变化和形态变化”的实验。第三部分——研讨,让学生在经历探究与观察活动的基础上,充分发表关于“水在被持续加热过程中,水的状态和温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停 止 加热后 ,水的状 态和温度发 生了 怎 样的变化” 以及“水的沸腾过程跟什么有关”等问题的看法,希望学生发现水的温度、形态变化跟热量有关。第四部分——拓展,引导学生继续探索水从常温持续下降到 0 ℃以下,以及从0 ℃上升到常温后,水会发生什么变化。作为《热》单元的起始课,本课以学生的前概念为起点,通过探究温度的变化和水的形态变化,了解到温度变化表示热量在传递,完善“热量变化导致了物体温度变化”这一科学概念,并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学情分析】 水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物体,许多学生都观察过水加热的过程。他们知道温度慢慢变高时,水会逐渐变热、沸腾。学生在三年级的学习中也已经知道了水结冰时的温度和水沸腾时的温度,但是较难理解“水的温度、形态变化跟热量有关”。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探究温度的变化和水的形态变化,了解到温度变化表示了热量在传递。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 .知道物质通常以固态、液态、气态的形态存在,物态变化取决于温度等。 2 .理解热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热量变化导致了物体温度变化。 3 .分析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情况,知道水的凝固点和沸点。 科学探究目标 1 .尝试从事物的变化以及相互关系的角度中提出可以探究的问题。 2 . 基 于 所 学 的 知识 , 对 研 究 问 题 做 出 假 设 , 说 明 假 设 的 依据。 3 .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用酒精灯、三脚架等组成加热装置,开展将水 加热至沸腾的探究活动。 4 .通过持续加热和停止加热,记录水沸腾后的温度变化和形态变化,用证据 来检验自己的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