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1 文化,华为成长的短板最近中国企业界出现了许多观点回归,从过去对跨国企业的顶礼膜拜中领悟出了什么,于是出现了对戴尔的质疑,甚至对国内IT 旗帜联想的诸多批评。其实,戴尔还是中国绝大多数企业的学习对象,而联想也肯定是中国IT 企业的领袖。为什么我们对企业的评论不能客观一些,一会大讲中国企业和跨国企业的差距,好像中国企业除了向跨国企业学习之外别无出路;一会又对中国领袖企业大加批评,认为他们应该走下神坛。 本人一向反对片面思考问题,提倡分析事物应该辩证。哲理性思维是中国企业分析事物必须具备的思维方式,不然在这百家争鸣的知识恐慌时代,企业很容易迷失战略方向。本文是拙作《思维决定一切》中的案例,通过对华为的评论,期望还原企业的本性,不要将华为神化,也不能逃避它确实存在的问题。 在批判中修正, 在否定中超越, 这是本文最终期望达到的效果。在中国,高举文化大旗并取得卓著成绩的首推海尔、联想和TCL,但真正称得上高瞻远瞩的, 我们认为是华为。 华为基本法是中国企业第一个将企业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思维精髓进行高度总结和凝练,并在企业管理中坚定不移地实——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2 施的一部企业文化纲领, 应该说,它是以任正非为首的华为人的思想总结及前瞻性要求。有人说华为基本法是几位学校老师写出来的, 但从现在各种资源分析, 这几位老师只不过是代笔而已,这些深邃的哲理思维不可能出自学院派的老师之手,我们并不是说学院派老师的思维方式不行, 而是对企业管理如此高瞻远瞩、 对事物深远的洞察力就肯定不是那些没有当过企业家的老师所能够想象出来的,因为这不仅仅需要理论与实践,更需要企业家的天生商业敏感与悟性。正如我们所说的, 伟大的企业家思维并不是后天可以习来的, 而是需要一定的天赋。 最多我们只能说, 那几位老师让华为基本法可以通过理论的推敲,经得起大雅之堂罢了。但就是在这样的华为企业文化中, 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它伟大思想的闪光点,同时我们也感受到其中存在的不合理性及危机。华为企业文化可以用“高工资、高压力、高效率”这九个字作为概括, 这个文化特征是和华为的行业特点及它企业自身的资源劣势所决定的。 IT 行业绝对是适者生存的写照,特别是华为所处的细分行业更加是一个高利润的行业, 因此它一开始进入市场, 就已经和国际顶尖的跨国公司同台竞争, 而华为创业时又恰恰是最没有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