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疗法主要内容一、物理特性二、治疗原理三、治疗作用四、治疗技术五、临床运用冷疗法应用低于人体温度的物理因子刺激皮肤或黏膜以治疗疾病的一种物理治疗方法特点:有效简便安全源流冷水敷后枕部治疗鼻出血冷水洗眼可治目赤肿痛冷敷可治乳痈初起冷敷膻中,治高热昏迷,并解烧酒中毒物理特性:降低基础代谢率,减慢血液循环和降低血管通透性,从而达到止痛、止血、消炎及退热作用治疗原理瞬间的冷刺激下,组织的兴奋性增高;长时间低温作用,组织的兴奋性降低治疗原理局部组织温度降低组织细胞代谢降低,耗氧量减少,代谢产物减少冷疗法:对消化系统的影响促进作用腹部冷敷4min~18min,胃肠道反射性的活动增强,胃液及胃酸分泌增多抑制作用饮用冷水时,胃血流量降低,胃液分泌减少,胃的蠕动减少止血可在胃出血病灶局部行冷敷止血治疗原理:血液循环冷刺激具有强烈收缩血管,明显减少外周血流量,冷刺激可改变血管通透性,减少水肿,防止渗出急性创伤性或炎症性水肿及血肿消退机理冷疗法:对肌肉的影响兴奋作用短时间冷刺激,对肌肉组织有兴奋作用,促进骨骼肌收缩抑制作用长时间冷刺激,可降低肌张力,降低肌肉收缩、松弛速度和兴奋性,缓解肌肉痉挛冷疗法:对神经系统的影响1.兴奋作用急救时用冷水喷面促进昏迷病人的苏醒;冷水冲浴强健身体冷疗法: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冷疗法:对神经系统的影响2.抑制作用持续的冷作用:兴奋抑制麻痹局部持续冷疗阻滞周围神经传导持续低温使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减慢冷疗法:对皮肤及组织代谢的影响冷疗法:对皮肤及组织代谢的影响降低皮肤温度出现刺痛感皮肤麻木变白而发硬水疱和血疱影响组织代谢局部组织温度降低组织的代谢率下降耗氧量减少炎性介质活性降低代谢性酸中毒减轻冷疗法:抗感染作用细菌和病毒代谢活力降低,促进局部组织血管收缩,降低组织代谢,抑制血管的炎性渗出,促进炎症的吸收和代谢对急性炎症有着较好的治疗作用对亚急性炎症患者,可造成局部组织的损害冷疗法:继发效应持续用冷疗1小时后,即出现10至15分钟的小动脉扩张,此反应超过一段时间,所产生与生理作用相反的作用患者冷疗30分钟后,用停止用冷,给予1小时复原时间治疗机理(一)减轻局部充血和出血毛细血管收缩通透性降低减轻充血粘稠度增加血液凝固血流减慢止血止血冷疗(二)减轻疼痛,消除肿胀抑制细胞的活动神经冲动的传导神经末梢的敏感性减轻组织肿胀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止痛血管收缩冷疗(三)控制炎症扩散使局部血管收缩血流减少细胞新陈代谢和细菌的活力降低抗感染冷疗(四)降低体温冷接触皮肤传导蒸发降温(五)减少继发性损伤原发性损伤后组织由于缺血、缺氧、自由基大量增多而引发的损伤,冷因子作用于躯体可使各种组织的温度降低,降低化学反应速度,降低细胞代谢,降低细胞对氧的需求,减少自由基的产生卒中单元治疗方法全身冷敷法局部冷敷法蒸发冷冻法循环冷敷法灌注法和冷饮法局部冷敷法冷敷法冰袋法冷冰敷法冰贴法(直接间接按摩)浸泡法局部浸泡法全身浸泡法1、全身冷疗法温水或乙醇进行全身擦浴,通过起蒸发和传导作用来增加机体的散热,达到全身降温的目的。注意事项:⑴因全身冷疗面积大,在给病人实施的过程中,护士应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⑵安全擦浴全过程不要超过20min,避免病人着凉。⑶禁忌擦拭胸前区、腹部、后颈部、足心部。⑷注意病人的耐受性,擦浴后,应注意观察病人的皮肤表面有无发红、苍白、出血点及病人是否感觉异常。半小时后测量病人体温,如有下降则视为有效。⑸血液病病人和新生儿禁忌使用乙醇擦浴。1、冰袋(冰囊)的使用目的:降低体温,局部消肿、止血、阻止发炎或化脓,减轻疼痛。注意事项:(1)用冷的时间正确,最长不得超过30min,休息60min后再使用,给予局部组织复原时间。(2)注意观察局部皮肤变化,每10min查看一次局部皮肤颜色,确保病人局部皮肤无发紫、麻木及冻伤发生(3)使用过程中,检查冰块融化情况,及时更换与添(4)如物理降温,应在用冷30min后测量体温并记录。2、冷湿敷法目的:降温,早期扭伤、挫伤的消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