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污水管道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 工程概况1 工程概要1.1 工程名称:某滨海快速道污水管工程(包括泵站)。1.2 建设单位:某排水分公司。1.3 设计单位:某建设设计讨论院。1.4 规模:污水管线总长度约为 8.26km,污水管道管径为 D=300~800mm,泵站 1 座其规模为 0.107m3/s。2 地形地貌施工现场位于宁波市镇海区,地形简单平坦,地面高程一般在 1.85m~4.27m 之间。场地地貌属于第四纪滨海平原。拟建污水管道线路较长,不同地段的环境现状和微地貌略有差异,镇海路段管线位于道路南侧 6.5m~9.0m 之间,现状主要为苗圃绿化带,沿线穿越小河港、东环路和油气管廊,局部新近堆积土堆;铁路南侧段管线位于铁路南侧 30m~110m 左右,现状主要为农田菜地树林,沿线穿越几处小河、镇骆路、临俞路、威海路和油气管廊;临俞泵站现场现状为苗圃树林,地形平坦简单。3 地基土的构成和分布情况根据勘探孔野外编录资料际及室内土工试验成果,本次全线范围勘探深度范围内土体,按岩土单元层的成果时代、埋藏条件、岩土特性及物理力学性质,划分为 7 个地基土层。填土:黄褐色为主,Z32-J31 孔段为褐灰色,灰色。结构松散,由粘性土和碎石、少量块石、砖瓦碎块等组成,不均匀,底部含根系和有机质,局部底部含腐殖质。粘土:黄褐色、灰黄色,可塑,厚层状,含铁锰质氧化斑点,土质不均匀,次层高压缩性,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该层分布较广,局部缺失。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流塑,饱和,鳞片状-薄层状,10.5m 以浅常夹贝壳砂和贝壳团粒,往下夹少量粉砂团粒,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此层具高压缩性,分布较广。粉土:灰色,灰绿色,稍密,夹粘性土薄层,摇震反应迅速,无光泽,干强度和韧性低,此层土质不均,分布不稳定,仅呈“透镜体”状分布于淤泥质粉质粘土中。粉砂:灰绿色,中密为主,主要成份为石英长石,含云母,局部粘粒含量略高,摇震反映迅速,无光泽,干强度和韧性低。中压缩性,土质不均。淤泥质粘土:灰色,流塑,鳞片状,局部夹薄层,土质大致均一,高压缩性,光滑,干强度和韧性高。淤泥质粘土夹粉砂:灰色,流塑,薄层状及鳞片状,常夹 0.5~1.0cm 的粉砂薄层或团粒,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高压缩性,土质不均匀。4 施工条件4.1 外部交通:设备可从海上运至宁波码头,那里有海关和码头,配备各种起吊、运输和仓储设施,方便货物的装卸转运。宁波火车站位于连接全国各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