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5 章第1 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第1 课时 酶的作用和本质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 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教育理念,落实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少教多学,以学评教,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逐步转变课堂教学模式,要求课堂上能做好“三讲三不讲”,即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点,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够学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改变学生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积极推行小组合作学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 。 2.设计特色 本节课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学理念。本节课在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有关的实验和合作探究,增强参与性,培养合作精神,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让学生在相关的问题讨论中,展示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通过图表、动画、游戏、联系生活实际等形式,充分理解酶作用的机理,突破难点,突出重点,并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和分享的喜悦。 二、 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是在学习了有关细胞学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的,酶是生物体进行新陈代谢不可缺少的条件,为后面学习ATP、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作了铺垫。本节通过对酶的学习,充分让学生理解了酶的作用效果,并通过实验对比,说明了各个实验变量的特点与作用,教师利用课本资源,加强学生实验能力的训练非常必要。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化学中的双氧水的分解反应和有关无机催化剂的知识,可以用来进行有关实验和生物催化剂酶的教学,将化学知识与生物学教学进行渗透。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了用双氧水消毒等事实,迫切地想了解进一步的知识,想用专业的科学的知识来解决有关问题,可以此为切入点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2 生命观念:明确细胞代谢、活化能、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等概念 科学思维:通过图表比较、动画演示、动手游戏,以及教材上形象,直观的图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