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手指▶教学目的1.会认“弦、揿、搔”等 13 个生字,读准 1 个多音字“薄”,会写“拇、搔、痒”等 15 个字,对的读写“拇指、接触”等 8 个词语。2.理解五根手指的作用,体会课文幽默的语言。3.感悟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分别与生活中的哪些人有相似之处。4.会仿照课文的体现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种,写一段话。▶教学重难点1.理解五根手指的作用,体会课文幽默的语言。2.感悟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分别与生活中的哪些人有相似之处。▶教学方略1.识字写字重点指导学生读准“秽”的字音,学生容易错读为“岁”;“窈窕”二字可让学生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进行识记;指导学生读准多音字“薄”。指导学生对的书写“搔”“貌”和“庸”字,其它的字学生能够自学。2.阅读理解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通过表格的呈现,协助学生全方面地认识事物,感悟文本所蕴含的道理。3.语言运用引导学生摘抄课文中幽默的语句。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仿照课文的体现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种,写一段话。▶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毕《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学时 2 学时第 1 学时▶学时目的1.会认“弦、揿、搔”等 13 个生字,读准 1 个多音字“薄”,会写“拇、搔、痒”等 15 个字,对的读写“拇指、接触”等 8 个词语。2.理解五根手指的作用,体会课文幽默的语言。▶教学过程板块一 谜语激趣,导入新课我们来猜一种谜语。课件出示:五个兄弟,生在一起,有骨有肉,长短不齐。(猜器官)指名学生猜谜底。(手指)2.“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这句话足以阐明手对一种人是多么重要,可是我们有无认真地观察过自己的五根手指呢?对这样五根平日经常的手指,作家丰子恺写了一篇有趣而意味深长的文章《手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手指)3.引导学生依次说出五根手指的名称。伸出你们的一只手,让我们来叫出这五根手指的名称吧!4.教师小结:这五根手指我们时时看到,常惯用到,却极少有人去认真想它们,丰子恺先生就认真研究过它们,并且把它们想象成含有不同姿态、不同性格的人。课文中的插图非常有趣,丰老先生对这五根手指的描述更有趣,并且还向我们阐明了一种人生的哲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入课文中吧。【设计意图】采用猜谜语的办法导入新课,引导学生依次说出五根手指的名称,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爱好。板块二 初读课文,理解大意1.初读课文,找中心句。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