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5年网络电信诈骗分析调研报告VIP免费

2025年网络电信诈骗分析调研报告_第1页
1/3
2025年网络电信诈骗分析调研报告_第2页
2/3
网络电信诈骗分析调研报告 #络电信诈骗分析调研报告近年来,借助电信技术手段进行诈骗犯罪案件呈上升态势,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诈骗金额越来越大,社会影响越来越恶劣,给社会稳定与人民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采用了一系列方法对电信诈骗犯罪进行了重点防治与打击,但就是电信诈骗现象并未得到有效克制,案件时有发生,因此,如何防备、打击电信诈骗已成为政法机关的一种重点与难点课题。 一、电信诈骗的特点 (一)诈骗手段多样化近期犯罪分子以电话为平台实施诈骗的形式多个多样,手段也日益翻新。根据我们所办理的案件及媒体的有关报道来分析,犯罪分子重要通过下列方式进行诈骗:一就是假冒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诈骗;二就是冒充电信等有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以电信欠费、送话费、送奖品为由进行诈骗;三就是冒充被害人的亲属、朋友:编造生急病、发生车祸等意外急需用钱,或称被害人家人被绑架索要赎金为名等事由骗取被害人财物;四就是冒充银行工作人员,假称被害人银联卡在某地刷卡消费为名,诱骗被害人转帐实施诈骗等。 (二)集团作案组织化该类案件单打独斗的少,组织化程度高,犯罪分子以诈骗为常业,有固定的诈骗窝点,作案时分工明确、组织严密,且大都使用假名,呈现明显的集团化、职 业化特点。 (三)作案技术科技化犯罪分子首先通过有关手段套取到被害人家庭固定电话的开户资料后,再运用高科技手段使被害人的电话来电显示出拨打过来的电话确实就是 110 或12315 或电信 10000 或等常见的业务电话,或就是被害人熟悉的亲友的电话,使被害人相信对方确实就是公安、工商或就是电信与移动公司的工作人员或就是自己的亲友,从而放松警惕。作案手段涉及计算机黑客、#络电话、U 盾转帐等技术,并运用了心理学的有关知识控制了被害人的心理后,远程掌控其行为,致使其上当被骗。 (四)作案手段隐蔽化犯罪分子往往只通过电话或短信的方式与被害人进行联系,从不直接与被害人见面,电信诈骗的组织者几乎一向不抛头露面,即使到银行提取或转移诈骗所得的款项也从不出面,而就是指使手下的人或就是以较高的酬劳雇请不明真相的群众去进行转移赃款的活动,使侦查机关即使找到有关线索也很难精确的进行抓捕。 (五)社会危害激烈化该类案件的诈骗范畴广,诈骗数额大,动辄就就是几十上百万,使受害人蒙受巨大财产损失,严重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相对于普通诈骗中“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诈骗,电信诈骗体现出来的就是面对整个电话顾客或者特定户群体的诈骗,其诈骗行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5年网络电信诈骗分析调研报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