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传》教案[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范晔及后汉书的有关文学常识。(2)掌握文中涉及的重点文言现象以及文化常识。(3) 梳理文章脉络,分析人物性格。(3)明确本文所运用的写作手法(?) 。 二、过程与办法 (1)通过朗诵,培养语言感知能力。 (2)学生自主解说,疏通文意;小组合作,概括评价人物,重难点师生合作。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意识。 (2)学习张衡的崇高品德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分析语句积累重点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2. 文言词句知识的归纳整顿和迁移运用。3. 记人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办法。 [学时安排] 两学时。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一、理解作者: 范晔(398—445),字蔚宗。南朝宋人。历史学家。博涉经史,善属文,能隶书,晓音律,始为尚书吏部郎。后左迁宣城太守。代表作《后汉书》,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东汉一代的历史。今通行本共 120 卷。 二、理解传主: 张衡(78—139)东汉出名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在文学、艺术、地震学、天文学、地理学、数学、气象学、机械学等方面都颇有建树。 人民至今还在怀念着他,1955 年全国发行过纪念邮票。 1956 年,郭沫若为河南南阳重修的张衡墓题词时说:“如此全方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历史中,亦属罕见。” 三、传记的普通写法: 先写人名,籍贯,品性综述......然后准时间次序选择典型事例体现人物。四、读准字音: 属(zhǔ )文 连辟(bì) 逾侈( chǐ ) 邓骘( zhì) 璇(xuán )机 算罔(wǎng)论 中有都(dū )柱 傍(páng )行八道 蟾蜍(chán chú ) 帷幄( wéi wò ) 乞骸(hái )骨 五、疏通文意,分析文本:(一)、学生解说,疏通文意: 第 1—4 段:1、判断句: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2、省略句:观(于)太学;因(之)以讽谏;果地震(于)陇西 3、介宾构造后置:游于三辅(于三辅游);观太学(于太学观);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尤于天文阴阳历算致思);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饰);果地震(于)陇西(果于陇西地震)4、奇其才:奇,以……为奇,意动使用方法。5、古今异义:不行(古义:不去应荐,今义:不能够);方面(古:方向,今:事情或事物的一面)。6、宾语前置:未之有也(未有之也)第三段:(二)、文本分析:1、问:第一段重要写了什么内容?请结合文本有关信息分析。明确:介绍张衡的籍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