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吟止•莫知我哀——《采薇》教学设计安徽省马鞍山市红星中学 桂芳 243000【课前准备】⒈结合学过的《关雎》、《蒹葭》、《氓》,进一步熟悉《诗经》的有关知识。⒉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教学目的】⒈重复吟咏,感受《采薇》的节奏和韵律美。⒉体悟诗情,概括戍卒的多个“哀”情。⒊品析诗怨,总结《诗经》的“怨”情。【教学重点】⒈在吟赏中品味诗中的节奏。⒉在品析中感受戍卒的情感。【教学难点】品析《诗》怨,总结《诗经》的“怨”情。【教学方式】吟咏、对话、品析。【教学流程】课前播放古琴乐。环节一:初读韵律——采薇采薇,我吟《采薇》《诗经》是先民的歌唱,是最初的民谣,是大地上一种个自由的歌者灵魂的吟唱。大家读完这篇选自《诗经》的《采薇》,有什么感觉?美在哪?⒈二二节奏:采薇/采薇,薇亦/作止⒉音韵和谐:每节押韵。对比“忧心烈烈,载饥载渴”和“行道迟迟,载渴载饥”。⒊叠词连绵:忧心烈烈、四牡业业、四牡骙骙、四牡翼翼、杨柳依依、雨雪霏霏。【设计意图】重视诗词的诵读教学,引导学生感受诗的美,为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蓄势。环节二:再读情语——《采薇》吟止,且语我哀教师提问:通过刚刚的诵读,懂得这首诗的主人公是谁吗?这首诗是他在记叙现在还是回想,现在的他是在迟迟的行道上了,你们懂得他内心中最深的是什么情感?集中体现在哪句话?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板书“哀”字)追问:那他为什么哀?哀什么呢?㈠采薇不止探究 1:他采的薇有变化吗?采薇的时间呢? 教师补充:阳月,古代给每月都起了动听的名字:端月、柳月、杏月、桃月、槐月、榴月、荷月、巧月、桂月、菊月、阳月、葭月、腊月。多么浪漫的民族,才有这样动人的诗歌,连采薇,难下列咽的野菜,也成了最动人的音乐了。探究 2:薇菜有什么变化?探究 3:采薇时的心情呢?学生分别读三节。㈡马鸣萧萧探究 1:作为征夫,始终跟在战车后奔跑着,于是除了采薇充饥外,他最熟悉的应当是那始终奔跑的马了。大家请看这马有什么特点?追问:四牡业业,四牡骙骙,四牡翼翼。为什么写出马的强健和训练有素?你读出了什么暗示?探究 2:戍卒还哀什么呢?学生读四五节。㈢行人迟迟探究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两句读出了征夫什么心情?探究 2:明末清初的王夫之曾经评价这两句诗:“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请谈谈你的理解。探究 3:对比阅读——《采薇》之后的《出车》篇中,也有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