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牙槎的施工工艺马牙槎是什么 马牙槎是砖墙留槎处的一种砌筑办法。 构造柱施工时,应先砌筑填充墙,再浇捣构造柱;多个构造柱与填充墙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每一种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应超出 300mm 或 5 皮砖高,马牙槎从每层柱脚开始,应先退后进,进退相差 1/4 砖。多个构造柱与填充墙的连接面全高范畴均应设立拉结筋。 那么,终究马牙搓的预留为什么要先退后进呢?另外,砌筑混凝土砌块,下部怎么要砌筑 200MM 高水泥砖?先退后进是指马牙槎的第一种 300mm 高度先要往柱子外侧砌砖(宽度较大一点)。由于构造柱普通是生根在砼基础或圈梁,根部就是砼;砌筑混凝土砌块,下部砌筑 200MM 高水泥砖,强度要比砌块高某些,防潮要好某些;顶部与梁板交接处用水泥砖斜砌筑密实,斜砌就是砖斜立砌,才能够砌实。目的是在浇筑构造柱时使墙体与构造柱结合的更牢固,更利于抗震。 马牙槎有大小之分,而根据功效的分类,马牙槎还能够分为构造马牙槎和接缝马牙槎。 构造马牙槎,在马牙槎里浇铸构造柱。施工时,在砌体与构造柱连接面上砌筑马牙槎,先砌墙,后浇注混凝土构造柱,确保两者同时受力工作。 接缝马牙槎即墙太长,留出马牙槎,方便后序砌筑。 在施工具体实施之前,建筑师需要事先计算好马牙槎的尺寸以及数目。马牙槎的个数怎么数,固然也是有规范的。 规定是每隔 300 的高度增加 300 高 60 宽的马牙槎,算的时候普通都是把构造柱靠墙的方向加宽 30,每个接触的墙面都加,例如说 10 的构造柱,在一字墙上面,那就两面都加 30,这个构造柱的体积就是(30+120+30)120 高度。圈梁的符号是 QL,有的时候圈梁在图纸上根本不标,只是在设计阐明里说什么状况下要加一道圈梁,这就要认真阅读设计阐明然后分辨。 马牙槎在构造柱是一定要带的,需要强调的是在其它柱里都是不能要的。 除了构造柱外,大多都是承重的。构造柱是起拉结墙体作用的,先砌墙后浇柱。因此要留马牙槎且有水平筋,这样才干起到好的拉结作用,成为一种整体。 而以框架构造为例,考虑梁、柱承重,墙体只起维护作用,不能考虑它承重和抗震,而事实上它必定是能够承重的,并且它的刚度也并不小,但是这样计算起来比较复杂,并且填充墙容易破坏,如果考虑它抗震,那柱子必定计算的偏小了,这样墙坏了跟着相邻柱子也坏了跟着整个构造各个击破了。因此只考虑梁柱承重,填充墙顶斜砌一排砖,填充墙与框架柱脱开或柔性链接,且先柱后墙。受力明确、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