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空饷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为贯彻贯彻县委、县政府和县编办的工作布署,果断纠正财政供养人员“占编制、不上班、吃空饷”等妨碍社会公平正义的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根据上级的有关文献批示,经镇党委和镇政府研究决定,在全镇范畴内统一组织开展财政供养人员“吃空饷”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特制订本实施方案。一、目的任务认真贯彻上级有关政策规定,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强化财政供养人员工资监管,推动编制、财政、人事制度改革,增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通过专项治理,澄清机构编制、财政供养人员工资和工作关系底数,果断纠正财政供养人员“占编制、不上班、吃空饷”等妨碍社会公平正义的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二、整治范畴全镇各部门的公职人员。三、治理对象1、不符合政策规定,以借调、病休、停薪留职等名义不在岗仍领取工资和津贴补贴的;2、经组织选派或非经组织选派外出学习期满未回原单位工作仍在原单位领取工资人员;3、长久旷工或请假,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不在岗仍领取工资和津贴补贴的;4、在职人员自动离职或离退休人员死亡或被宣布失踪后,仍领取工资和津贴补贴的;5、达成退休年纪,未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仍按在职人员原则领取工资、补贴的人员;6、调动后仍在原单位领取工资和津贴补贴,又在新单位领取工资和津贴补贴的;故意隐瞒状况虚报冒领工资、补贴归单位或个人使用的;7、被判刑或者受到纪律处分后,未按有关规定降级或停发工资,仍按原职级领取工资、补贴的人员;8、将差额拨款或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人员列入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领取工资和津贴补贴的;9、其它各类虚报人员编制,冒领财政拨款的。四、办法环节专项治理工作,采用“统一组织、分级实施、上下联动”和部门自查整治与组织核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对专项治理中发现的问题,按照“实事求是、宽严相济、自查从宽、被查从严”的原则进行解决。具体分三个环节进行:第一阶段:自查自纠阶段我镇严格按照规定程序,严格对照“吃空饷”的各类情形,认真组织自查自纠,做到不走过场、不留死角。认真梳理全体人员工作关系、工资发放、在岗在位状况,做到不漏人、不漏项、不隐瞒、不作假,如实填写《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状况统计表》和《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问题自查自纠状况统计表》,经镇重要负责人签字盖章后,于规定时间内报镇专项治理工作办公室。第二阶段:重点检查阶段通过查阅资料、现场察看、走访座谈等形式,进一步各部门进行全方面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