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一面》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与构想 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组是“初识鲁迅”,引领同窗们走近普通工人敬仰的文学大师鲁迅。《一面》是篇回想录,他记叙了作者阿累与伟大的作家鲁迅在内山书店不期而遇,短暂而激动人心的一次见面的过程。课文在记叙“一面”的过程中,突出鲁迅先生的外貌描写,抓住最能突出鲁迅先生精神品质的肖像特点——“瘦”进行着力刻画和重复渲染,充足体现鲁迅先生为人民为革命事业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抓住文中对鲁迅先生三次不同角度,不同特性的外貌描写,着重引导学生体会三写鲁迅肖像的写作手法,学习如何进行人物的外貌描写。二、教学目的的设定: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学习课文中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体会人物形象;学习观察人物的特点,突出人物个性。根据单元教学重点结合本次课特点制订下列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重要内容。2、理解本文抓住外貌特性写人的办法。 3、学习观察人物的特点。三、教学办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 教法:对这篇回想录的教学,我将以启发教学为主,读、说结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觉学习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同时将采用多媒体电教手段辅助教学。 学法:学习课本,遵照“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根本”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指导,采用了默读,观察、练说等学习办法,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体现分析能力,和在学习中的合作意识。 四、教学环节 教学程序将这样展开: (一)、导入:你理解哪些有关“一面”的成语?(引出“一面之交”),课文中是说谁和谁的一面之交?(青年和鲁迅),这样就能轻松简朴的引导学生解决了课文的重要内容。 (二)、引导分析三次外貌描写的异同及作用。1、请同窗们默读课文,找找有有关鲁迅先生外貌描写的句子,并思考: 作者是通过什么视角、描写了鲁迅先生哪些特性?课件出示规定。(解释“视角”一词)2、生默读课文。 需要学生用波浪线划出三次外貌描写的句子,分析体会。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幻灯出示列表比较。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交流,即提高了学习效率,又培养了概括能力,并汲取从不同角度观察描写人物外貌的写法。3、根据板书回想总结阿累进行人物外貌描写的办法。 (三)、学习观察人物的办法。要能描写一种人物,首先要学会观察,我们的作者就给了我们一种较好的示范。1、请班上一名同窗作为“模特”。(同窗之间本身比较熟悉,容易观察,又能提高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