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美产业链深度研究报告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多,加上小红书、抖音等线上平台引发的网红经济、颜值经济潮流,人们对医美行业的理解更加广泛进一步,对医美产品的支付能力也随之提高。总体来看,医美越来越“平民化”,我国医美行业进入高景气时代。01 医疗美容介绍医美,即医疗美容,是指运用手术、药品、医疗器械以及其它含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办法对人的容貌以及身体各部位形态进行修复、再塑。医美普通分为手术类医美(重整形)和非手术类医美(轻医美)两大类。手术类医美重要是面部以及身体各部位整形;非手术类医美涉及注射药品、激光嫩肤、及无创年轻化、其它(线雕、果酸焕肤等)。其中轻医美由于创伤小、恢复期短、风险较小的特点,近年来保持较高的增速,成为医美项目的主流。02 医美产业发呈现状医美产业链中上游重要为药品、器械原材料及产品的供应商,上游产品上市需经国家药监局审批,审批周期长、规定高,造成中上游行业技术壁垒较高,盈利能力强,药品和器械市场重要掌握在国内外医美行业龙头手中。医美产业链下游重要为提供直接服务的医疗机构,市场较分散,竞争激烈且获客成本高,利润率较低。全球医美行业兴起较早,最早始于二战期间战后正畸修复需求,通过长久发展,已达成成熟阶段,市场规模突破万亿元。中国医美行业起步较晚,通过萌芽探索阶段,现在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预计整体市场规模将突破亿元。根据 Frost&Sullivan 数据,韩国医美项目渗入率达成 20.5%,居于世界首位,我国医美渗入率为 3.6%。根据现有规模及增速测算,到我国医美疗程量渗入率将达成 4.5%,总体含有较大的提高空间。医美产业中上游以肉毒素和玻尿酸为代表的药品耗材占据核心市场。肉毒素广泛用于面部除皱,预计 2025 年将达成 32.59 亿元的市场规模。由于含有神经毒性,肉毒素于被国家药监局列入毒性药品监管,审批周期长、监管严格,但随着市场接受度的提高,肉毒素的市场规模保持在每年约 20%的增速。现在国内市场重要由兰州所和艾尔健生产的 A 型肉毒毒素二分天下,英国 Ipsen 和韩国 Hugel 的肉毒素已获批上市,另有多款产品在审批当中,将来市场竞争格局将会变化。玻尿酸在医美中用途较多,根据分子量及交联程度不同可分别做皮肤美容、塑形、抗衰等项目。据统计,我国玻尿酸市场规模达成 47.6 亿元,上市厂家达 10 余家,进口的 LG、艾尔健、Humedix、瑞典 Q-med,以及国内的华熙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