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患者的护理查房眩晕的相关知识一、定义•眩晕多由素体虚弱,久病体虚、气血亏虚、或情志伤肝、防劳伤肾而导致的风阳上扰、痰瘀内阻、脑窍失养、脑髓不充所致,以头晕目眩、视物旋转为主要临床表现。•高血压: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二、病因•1遗传因素•2精神环境因素•3年龄因素•4生活习惯•5药物的影响•6其他疾病的影响:肥胖,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甲状腺疾病等。三、分类•1原发性高血压•发病原因不明,占总高血压患者的90%以上•2继发高血压•继发于肾、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疾病的高血压。四、高血压的水平分类五、高血压病人心血管风险水平分层标准影响高血压病人心血管分层的危险因素六、临床表现•1症状:原发性高血压通常起病缓慢,早期无症状,可偶尔体格检查发现血压升高,少数病人则在发生心脑肾等并发症后才发现。可有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耳鸣等症状。•2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急症:原发继发高血压在某些诱因下,血压突然显著升高(一般超过180/120mmHg)同时伴有进行性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功能不全的表现。高血压急症包括:高血压脑病、颅内出血、脑梗死、急性心衰等。•亚急症:血压显著升高,但是不伴有靶器官损害。但病人有血压升高造成的症状,如头痛、胸闷、鼻出血和烦躁不安等。•急症和亚急症的唯一区别标准是有无新近发生的急性进行性严重靶器官损害。•并发症: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脑血栓的形成、腔梗、TIA心衰和冠心病慢性肾衰④主动脉夹层。病例资料•姓名:性别:女年龄:72岁床号:01-01床•入院时间:2019年7月29日•主诉:发作性头晕头胀,加重伴左侧肢体麻木1天。•现病史:4年前无明显诱因头晕头胀,多次测血压偏高,诊断为高血压。1周前自觉头晕头胀再次发作,急诊以高血压收入我科。目前患者表现为发作性头晕头胀,饮食正常,睡眠欠佳,二便正常。•既往史:高血压病史5年,冠心病病史5年,糖尿病病史10余年。•过敏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入院生命体征:T:36.3℃P:74次/分R:18次/分•Bp:200/80mmHg随机血糖:21.8mmol/L•入院诊断:中医:眩晕(痰瘀互结)•西医:原发性高血压3级高危组实验室检查治疗要点•改善循环、改善心肌供血:天麻素、异舒吉•营养神经:赛升•降血压:拜新同、依伦平、硝普纳、甘露醇•降脂预防血栓:立普妥、拜阿司匹林•降糖:诺和灵r、诺和灵N、诺和锐、来得时、二甲双胍病房查房阶段示教室总结阶段常见症状/症候施护•一、糖尿病高血糖•1.饮食指导。•2.运动指导。•3.提高患者意识,监测血糖•4.预防并发症常见症状/症候施护•二、头晕•1.与患者高血压有关护理诊断/问题•1有受伤的风险:与高血压引起的头晕头胀有关/与患者•护理措施:(1)避免受伤:定时测量病人血压并做好记录。•患者出现头晕头胀时,应嘱病人卧床休息。•随时有陪护。避免迅速改变体位。•直立性低血压的预防及处理:直立性低血压是低血压的一种特殊情况,是指在体位突然变化时,如从卧位、坐位或蹲位突然站立(直立)时,发生血压突然下降(收缩压/舒张压下降>20/10mmHg以上,或下降大于原来血压的30%以上),同时伴有头晕或晕厥等脑供血不足的症状。护理措施:1首先向患者讲解直立性低血压的表现,可有乏力、头晕、心悸、出汗、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特别是在联合用药、服首剂药物或加量时应特别注意。2一旦发生应立即平卧,且下肢取抬高位,促进下肢血液回流;3预防:避免长时间站立,尤其在服药的最初的几个小时:改变姿势,特别是从卧位、坐位起立时动作易缓慢;选择在平静休息时服药,且服药后休息一段时间进行活动;避免用过热的水洗澡;不宜大量饮酒护理诊断/问题•2潜在并发症:高血压急症•(1)避免诱因:情绪激动、劳累、寒冷刺激和随意增减药量。•(2)病情监测•(3)急症护理:卧床休息、持续低浓度吸氧。昏迷抽搐的患者防止意外伤。镇静、心电血压监护,药物降压(硝普纳、硝酸甘油)xiao'suan'gan'yo护理诊断/问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