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物学基础知识文物学是一门以研究、整理和保护文物为目的的学科。这一课程主要培养大家对文物的理性认识, 还可以为将来到文物、 博物馆等部门从事文物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本课程讲授本学科的学术史、理论与方法、文物基础知识、文物法律法规、文物管理与保护、 文物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文物鉴定等方面的知识, 使大家通过此课程的学习 , 掌握对文物的分类、 定名、整理和评价文物的历史与艺术价值、利用文物进行最基本的研究。在讲文物学的性质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文物,我国把文化遗存,称为文物。这是我国有别于其他国家对文化遗产的独特称呼,也是中国文化传统的特色。关于文物的定义和内涵后面还要专门叙述,这里不作多讲。 下面言归正传,讲什么是文物学。什么是文物学呢?文物学是以文物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科。即对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文化遗物、遗迹作系统的研究。大家知道, 各类文物蕴含着各个历史时期人类社会活动、社会关系、 意识形态以及人们利用自然、 改造自然和当时生态环境的信息。 我们通过对文物的研究,从不同的侧面对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宗教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探讨, 恢复历史, 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从而促进当代和未来社会的发展。文物学属人文科学,同时又属历史学的组成部分。它与考古学、博物馆学关系十分密切,又涉及到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医学等领域的多种学科。文物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因为它具有自己的学科特点:首先,文物学研究的对象跨越的时间长。其年代上限与人类在地球上诞生同时,即从人类制作第一把生产工具开始。其年代下限,各国不尽相同, 在国际上起初曾定为1830 年,起源于 1930 年美国的关税条例。该条例规定凡1830 年以前制作的艺术品可以免税。尔后,在国际上,不少国家把这一年定为文物年代的下限。后来,美国又在1966 年通过了新的关税条例,重新规定“自免税进口报单提出之日起,凡 100 年以前制作的文物”概2 予以免税进口, 因而目前按国际上一般惯例, 文物是指 100 年以前制作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实物。但是有的国家也根据国情而自行规定,如希腊就把1450 年作为文物年代的下限。而中国从80 年代初开始,其年代下限已放宽直达现代。如福建厦门集美鳌园被列入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就是一个实例。其次,文物学研究的内容十分丰富,它比考古学、博物馆学研究的内容更为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