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赵普直谏[清]毕沅阅读引导毕沅( 1730~1797)清代江苏镇洋(今太仓)人,字秋帆,自号灵岩山人。乾隆年间考取进士,官至湖广总督。毕沅的治学范围较广,主要是经史,旁及小学、金石、地理。也能诗文。著有《灵岩山人文集》《灵岩山人诗集》 。《续资治通鉴》是一部220 卷的编年体宋、辽、金、元史,上与《资治通鉴》相衔接。取材比较完备,以辽、金两代大事,与宋代史事并重,并仿《资治通鉴》体例。虽说署名毕沅,实则主要是他和门客共同完成的。本文节选自《续资治通鉴》宋纪七。对译注释(赵) 普独相凡十年, 刚毅果断, 以天下事为己任。尝欲赵普独自担任宰相共十年,刚毅果断,把天下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职责。(赵普)曾经想除.某人为某官,帝不用;明日,复奏之,又不用;明要封授某人某官职,皇帝没答应;第二天,(赵普)又上奏皇帝, (皇帝)又没答应;又过了日,更奏之。帝怒,裂其.奏投诸地,普颜色..自若,徐一天,(赵普)再次上奏皇帝。皇帝大怒,撕裂他的奏章将其丢在地上,赵普神情不变,慢拾奏归,补缀,复奏如初。帝悟,卒可.其奏,后慢拾起奏章归家,将其修补,又如当初一样上奏。皇帝省悟,终于同意了他的奏请。后来,果以称职闻。又有立功当迁官者,帝素(被赵普推荐的人)果然凭借称职而闻名。又有一位建立了功业应当升官的人,因皇帝向来嫌其人,不与。普力请与之,帝怒曰:“朕不与迁官,将厌恶他,不授予他应得的官职。赵普极力请求授予,皇帝大怒道:“朕就是不给他升官,你奈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刑赏怎么办?”赵普说: “刑法是用来惩罚有罪之人的,赏赐是用来酬报有功之臣的。惩处赏赐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也,岂得以.喜怒专之!”是国家的惩处和赏赐,不是陛下一人的惩处和赏赐,难道能够因个人的喜怒而独断吗?”皇帝弗听,起,普随之。帝入宫,普立于宫门,良久不去,帝帝听不进去,起身离开,赵普紧跟着。皇帝入宫后,赵普站在宫门外,很久没有离去,皇帝竟从其请。一日,大宴,雨骤至,良久不止。帝怒最终听从了他的请求。一天,(皇帝)举行盛宴,一场大雨突然袭来,很久未停。皇帝的怒形于色,左右皆震恐,普因言:“外间百姓正望气表露在脸上,左右大臣都十分震惊害怕,赵普乘机对皇帝说:“皇宫外面的老百姓正渴盼雨,于大宴何损!不过沾湿供帐乐衣耳。百姓得雨水, 这场大雨对您的盛宴有什么妨害呢!不过沾湿一下幕帐和乐工的衣饰罢了。百姓盼到雨,各欢喜作乐...